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分院報導

基隆分院_淺談牙周病成因與治療發展

喻大有醫師

菌叢失調(dysbiosis)與牙周病
人體口腔長期棲息著大約50到1000種不同的微生物(如細菌與黴菌)。這些口內的微生物為了生存,長久以來演化出各種競爭或合作的關係來適應口腔內複雜又特殊的環境。牙齒是全身唯一同時穿過骨膜與上皮的鈣化器官,不像皮膚可透過蛻去表層的上皮細胞來減緩微生物生長,堅硬的牙齒表面很容易沾附微生物,而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則透過層層貼覆形成牙菌斑。
牙菌斑的組成因每個人的體質與飲食生活習慣不同而有不同的菌叢比例。在某些特殊的環境下(如發炎的牙周環境),環境中的養分(如組織被破壞後產生的胜肽)使得特定菌種受到滋養而導致菌叢比例失調(dysbiosis)。失調的菌叢則會進一步篩選出有能力創造適合環境的微生物(如易引起發炎的細菌)支持菌叢生長。如此重複著發炎與菌叢失調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牙周病的發生與惡化。

牙周治療新趨勢—雷射
儘管牙周病的分類每五到十年就會因新的科學發現而重新改寫,其治療方式則始終沒有太大的改變。傳統牙周治療的目標是透過改善生活習慣與去除牙菌斑來打破菌叢失調與發炎的惡性循環,最後再透過牙周整形手術修整出適合患者清潔的牙周環境並定期追蹤。然而,由於每個人對於牙周治療後組織癒合的反應不盡相同,如何減少治療時不必要的組織傷害與精準促進牙周組織再生仍是牙周治療需要努力的方向。近年來,雷射輔助的非手術牙周治療已被國際牙周病學界認可為有效的牙周病治療手段,其操作方式如下:
1.利用雷射精準切割止血的特性微創深入牙周囊袋內削除囊袋上皮。
2.搭配傳統牙周整平器械清潔牙根表面後,利用雷射加速血塊凝結。
動物與細胞實驗也發現,利用特定波長的雷射被黑色吸收的特性集中能量在黑色牙周致病菌與牙菌斑可達到選擇性燒灼的功效。另外,透過低能量雷射治療(Lower-Level LASER Thearpy)的方式可傳遞能量給免疫細胞內的粒線體改變細胞特性從而緩解發炎並加速傷口癒合。在現今醫學發展越來越強調精準醫學的當下,雷射輔助非手術牙周治療在傳統非手術與手術牙周病治療之間為追求精準與微創治療的牙周病人提供了新的選擇。

基隆分院牙周病科 喻大有 醫師簡介
現 職:三軍總醫院基隆院區 
    牙周病科主治醫師
學經歷: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牙醫科學博士
    台灣牙周病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植體美學會專科醫師
    世界臨床雷射醫學會副院士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20/01/05 點閱次數: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