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分院報導

松山分院 認識焦慮症


松山分院精神科 莊偉辰醫師
現在的社會、環境壓力大,看門診時常會遇到民眾來詢問我們:
「醫生,我最近常常覺得很煩躁、容易發脾氣、睡不好,心情又有點憂鬱,我是不是得了躁鬱症?」「醫生,我個性常會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但我不想這麼緊張兮兮。覺得很難放鬆、安心下來,很苦惱ㄟ~」
其實,焦慮出現的「焦躁、煩躁」症狀,並非臨床上躁鬱症裡的「狂躁」。而焦慮本身也是一種面對壓力時,正常的情緒的反應。但是,「焦慮症」卻是一種不容輕忽的心理疾病。
日常裡,「廣泛性焦慮症」發生的機率為大約在每20人中,就會有一人遭遇到這個疾病困擾,而女性是男性的兩倍。同時,最常併發憂鬱症(70.6%),或是一些自主神經異常的症狀,例如腸躁症、胃脹氣、心悸等身心症(48.1%)。另外,恐慌症(21.5%)、尼古丁成癮(14%)也是常見的共病問題。

如果發現,在生活上常出現「無法控制的擔心、焦慮」。於此同時,又有下列六項症狀中的任何3項:
1. 坐立不安,感覺緊張或心情不定。 2. 容易疲勞。 3. 肌肉緊繃。
4. 注意力不集中,腦筋一片空白。 5. 易怒。
6. 睡眠困擾(包括難以入睡、睡著後無法保持良好睡眠、覺得睡不飽)。
我們可以為自己、家人或朋友,安排個時間到身心(精神)科門診。透過醫生專業上的評估與判斷,瞭解是否已經遭遇到這惱人的「廣泛性焦慮症」來襲。並配合醫師的治療,透過生理心理、藥物治療的幫助下,一定能獲得良好的改善。
同時,在生活上:學習「觀察」自己的情緒、多運動、學習放鬆、避免過量咖啡因、避免菸酒與藥物的濫用、參與支持團體等,也都有助於我們改善焦慮症。讓焦慮選離、舒適樂活,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精神科,關心您~

資料參考來源
1. 焦慮症新知:診斷、病理機制及治療新趨勢/合記出版社/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會 編著
2. 「美的好朋友」-醫療保養知識網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19/09/05 點閱次數: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