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醫療新知

認識子宮頸癌疫苗

婦產部林宜欣醫師

婦產部 林宜欣醫師
子宮頸癌疫苗,其實就是HPV疫苗,是對抗"人類乳突病毒(HPV) "感染的疫苗。目前研究顯示,超過90%,幾乎所有子宮頸癌都跟“人類乳突病毒(HPV)” 的感染有關。經過基因定續,目前已知的人類乳突病毒種類將近有200種,與惡性腫瘤的相關性又區分為高風險型與低風險型別。終其一生幾乎超過80%的人都會有HPV感染,除了可能導致良性疾病例如菜花,至少有14種型別與癌症相關,也就是所謂的高風險乳突病毒(High-risk HPV) 。高風險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不僅跟子宮頸癌有關,也跟所有男女性生殖器癌症,例如會陰癌、陰道癌、陰莖癌、肛門癌,甚至口咽鱗狀上皮癌,都有不同程度的相關性。大部分的人感染乳突病毒後,會經由身體的免疫系統自行清除,但高風險型別比較容易持續感染,未來罹患子宮頸癌的機會就大增。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也就是子宮頸癌疫苗,即提供了非常重要的預防方法,在下次感染時能快速產生保護性抗體清除病毒。

目前市面上的子宮頸癌疫苗,依照保護不同的病毒型別,分為2價(保護16、18型)、4價(保護6、11、16、18型)、9價(保護6、11、16、18、31、33、45、52、58型)。其中6、11型為低風險型別,與良性菜花相關。其他皆為高風險型別,其中16、18型最常見,囊括了將近70%的子宮頸癌,另外58、52型為亞洲(像是台灣、中日韓)常見的高風險型第三、第四名。45、31型為全球常見的第3、4名。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是一種非活化疫苗,是用病毒外殼DNA作的,不含癌症相關的病毒DNA,沒有致病風險,主要副作用為施打局部肌肉疼痛。而最能發揮經濟效益的預防注射,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在9-14歲,沒有過性行為的女孩施打。依仿單建議時程,若首次注射時為9-14歲(含)以下青少年,應接種2劑,2劑間隔 5-13個月; 15 歲(含)以上則須接種 3 劑,在第 0 、 2 、及 6個月接種。目前研究證實HPV 疫苗至少有 10 年以上的保護力。
然而,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子宮頸癌疫苗的施打,雖然可以有效預防子宮頸癌,但是卻無法取代子宮頸抹片。有過性行為的婦女,建議仍要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的篩檢,才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減少侵襲性癌症的威脅。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19/08/05 點閱次數: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