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疾病保健室

肝癌立體定位消融放射治療


放射腫瘤部 羅承翔醫師
根據行政院衛福部癌登報告顯示,20年來「肝癌」一直蟬聯高居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的前三位。101年國人新診斷肝癌為11,422人(第三位), 占所有癌症發生人數的11.81%;因肝癌死亡人數為8,116人(第二位),占所有死亡人數的18.59%,肝癌可謂為台灣的國病,目前常見的危險因子包括B型及C型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及脂肪肝。

局部未轉移肝癌最理想的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或移植。但因為大部分初診斷肝癌多為局部晚期而無法切除,且台灣民風較為保守再加上法令限制造成移植器官來源有限,目前僅不到3成肝癌患者能接受手術。針對多數無法手術之未轉移肝癌病人最理想之局部治療目前仍未有定論。目前常見的選擇包括射頻腫瘤燒灼(RF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動脈血管栓塞治療術(TA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經動脈灌流化學栓塞治療術(TAC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經動脈放射性栓塞治療術(TARE, transcatherter radioembolization)以及立體定位消融放射治療(SABR, 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或SBRT,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治療的選擇及施行的時機需要考量許多因素,包括:腫瘤大小及侵犯範圍、是否有適當的腫瘤血管可介入、腫瘤鄰近是否有大血管或腸胃道器官、病人治療前之肝功能。

立體定位消融放射治療是一個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放射線治療技術,藉由精準的定位技術將高劑量的放射線集中打擊腫瘤,減少周邊正常器官放射線的暴露。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臨床證據證實立體定位消融放射治療在肝癌的療效及安全性,國外大型的臨床數據顯示腫瘤反應率77%,一年的局部控制率達75-100%,在小顆肝癌治療效果與射頻腫瘤燒灼相仿,針對較大顆之腫瘤局部控制效果比射頻腫瘤燒灼更佳。
本院放射腫瘤部發展肝癌立體定位消融放射治療已近10年,治療過的個案數超過400例,在全台首屈一指。即使針對局部晚期的肝癌病人3年的局部照野內控制率仍有78.1%,與國外治療結果一致。若肝癌病友有相關問題可至本部門診諮詢。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19/05/05 點閱次數: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