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醫療新知

不要再咳了

胸腔內科唐士恩醫師
胸腔內科 唐士恩醫師
記得以前在出國進修前,進行托福英聽考試的時候,不小心咳了一聲,當場聽到同一間教室其他考生的哀嚎聲,當時真是令人非常尷尬,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曾經歷這種「想咳、但是卻不可以咳、最後還是忍不住咳出來」的窘境。在捷運中,我們會擔心咳嗽所引來的異樣眼光,更甚者,有些人因為劇烈咳嗽,造成肋骨骨折、或是尿失禁等,更害怕的是,當大卡車司機告訴醫師說,咳嗽時會短暫失去意識,忘了自己在開車,發生所謂的咳嗽性昏厥,很慶幸他能安全來到醫院就診。

做醫生驚治嗽,主要原因在於目前醫療科技無法快速立即給我們咳嗽的診斷答案,無法像是量血壓就知道有高血壓、測血糖就知道有糖尿病,由於咳嗽受器與其神經傳導系統,分布範圍廣範,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心包膜、腸胃道、以及耳朵等,當中還有中樞神經系統的調控,所以醫師常常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問診與安排相關檢查,所得到的答案可能還只是疑似的診斷,病人常常會因此而求助各家診所醫院,希望能獲得一個明確的診斷。
其實,在去醫院就診之前,不妨可以記錄一下「個人醫學記錄與咳嗽日誌」,內容包括身高體重、過敏、職業、個人疾病與手術與用藥、抽菸、家族史、月經週期、旅遊等,而咳嗽日誌建議包括咳嗽發生的時間(天、週或是月)、頻率(每日幾次)、發生時間點(清晨、下午、睡覺前、剛入睡、或是半夜咳醒)、是在工作上班時間或是下班後,是否有痰液,以及痰的量與顏色,是否有合併症狀如發燒、咳血、胸痛、呼吸喘等危險症狀,或是流鼻水、胸悶、胸口灼熱、或是體重變化等。

如此,醫師會依照這些線索去尋找可能診斷,大部分急性咳嗽(小於3週),或是亞急性咳嗽(咳嗽時間3至8週),常常藉由症狀治療可以獲得改善,少部分除了胸腔X光片,還需要藉助其他檢查,包括痰液檢查、肺功能檢查、過敏指數,甚至電腦斷層檢查等,另外也會評估是否需要轉介至其他科別進行檢查,當進入慢性咳嗽(時間超過8週),或是持續治療無效時,會進一步評估是否需要支氣管鏡檢查,或是其他特殊檢查與治療方式。
由上所述可以發現,咳嗽的診斷很像是一門藝術,必須經過推理的過程,而在治療上,有可能會採取診斷性治療方式,從治療反應回推可能診斷,這種技巧也常常應用在急診醫學上,藉由醫師說明藥物作用與可能副作用,觀察治療反應,大部分的人都可以獲得治療改善,但是少部分的人,治療時間可能需要長達兩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獲得明顯進步,此時希望病人能夠持續接受治療,同一時間,醫師也會不斷進行病史回顧,不放棄任何一個線索,看到每一位病人都「不咳了」,是醫師最高興的一件事! 你我一起努力! 加油!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19/04/05 點閱次數: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