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3期   2024 年 3 月號

疾病保健室

僵直性脊椎炎


風濕免疫過敏科 盧俊吉醫師
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45歲以下男性,男女發病比約為9比1,發生的原因與免疫系統異常或遺傳有關,如果45歲以下的男性或是女性每天早上起床腰痠背痛超過半小時或一小時以上,加上家族具有僵直性脊椎炎病史,可及早與風濕免疫過敏科醫師討論,利用詳細的病史詢問,影像學檢查及抽血檢驗,幫助早期診斷僵直性脊椎炎或是及早發現其他的疾病。
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通常由腰部薦腸關節開始發炎,症狀包括早晨睡醒後下背僵硬、疼痛和活動受到限制等症狀,症狀通常持續半小時以上,某些患者甚至夜間會痛到醒過來,嚴重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傳統診斷僵直性脊椎炎主要透過X光檢查,依據1987年診斷標準,薦腸關節發炎程度分為四度,第一度是薦腸關節輕微發炎合併硬化、第二度是部分薦腸關節除了硬化之外,骨頭也遭受輕微破壞、第三度後為薦腸關節面骨頭嚴重破壞而出現缺損,關節面同時又有新長出來的品質不佳的骨頭,導致關節面表面凹凸不平、最嚴重的第四度患者的薦腸關節填滿了新生的不良品質骨頭。

過去民眾對僵直性脊椎炎認識不足,幾乎都是疾病晚期才來就診,X光顯示多為第三度或第四度發炎,也因此由X光及抽血報告即可確認診斷。隨著醫療資訊充足,民眾對僵直性脊椎炎警覺提高,因此現在風濕科門診遇到疑似病人,醫師可以運用影像學檢查早期診斷僵直性脊椎炎。因為X光僅能檢查出明顯的薦腸關節結構損傷,無法察覺輕微的脊椎發炎,核磁共振可偵測早期的薦腸關節骨髓水腫和關節面骨頭破損,有助診斷。然而核磁共振也可能造成偽陽性及過度診斷。國外研究發現,骨髓水腫也可能發生在生產後婦女、愛好運動的健康成人及軍人,因此需要以骨髓水腫發炎的位置來區別僵直性脊椎炎或是因關節過度使用或是運動而導致的異常,即使有經驗的放射科跟風濕科醫師仍不容易分辨,造成診斷困難。

此外,部分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會合併眼睛虹膜炎,皮膚乾癬、及發炎性大腸性疾病等併發症,所以風濕科醫師需要同時詢問病友是否具有眼睛紅腫疼痛,視力模糊,皮膚是否具有銀白色脫屑乾癢症狀,或是病人出現腹痛,糞便含黏液,甚至血便等症狀。因此,詳細的病史,家族史詢問及影像學檢查可提高診斷準確性。如果病友忽略早期腰痛症狀,或是關節外的症狀,可能導致薦腸關節僵硬,甚是胸椎及腰椎僵硬、沾黏,嚴重者頸椎活動受損,頸部僵硬無法開車轉頭活動而失能。

僵直性脊椎炎從發病到確定診斷,平均約5~7年,研究顯示跟某些基因有關。一般健康人具有HLA-B27基因也不一定會發病,只有5-10%左右會發展成僵直性脊椎炎,於是某些腰酸背痛病人常因自己血液學檢查HLA-B27陽性而誤以為自己罹患了僵直性脊椎炎,造成身心焦慮與生活困擾;但研究亦顯示,HLA-B27基因呈現陰性的病人也會罹患僵直性脊椎炎。
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為能有效早期診斷僵直性脊椎炎,與放射科每月定期召開病例討論會,經過近20年努力,透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早期薦腸關節炎,可早期診斷、治療,抑制發炎,避免不可逆的骨頭破壞,也為三總奠定建立僵直性脊椎炎影像資料庫的基礎並協助建立台灣自己的影像學資料庫。本院發現台灣僵直性脊椎炎病人即使有明顯疼痛症狀,核磁共振發現脊椎發炎的比率明顯低於國際統計資料。

本院除了運用核磁共振診斷早期薦腸關節炎,更透過收集病人的血液樣本及家族研究,尋找HLA-B27 陽性病人疾病較易惡化及HLA-B27之外的僵直性脊椎炎相關基因。結合未來基因掃描及精準分子醫學發展,幫病人找尋機會預防疾病。僵直性脊椎炎是個惱人的疾病,但只要病人願意配合治療,包括新型生物製劑藥物蓬勃發展,已提供患者更多治療選擇,病人大多可以很妥善的控制病情。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19/04/05 點閱次數: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