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健康快遞

糖尿病Q&A


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
Q1 如何診斷糖尿病?
糖尿病可分為第1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造成胰島素缺乏)、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及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其他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等。其診斷標準包括以下4項,非懷孕狀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前三項需重複驗證2次以上)
1. 糖化血色素(HbA1c)≧6.5%
2. 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
3.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
4. 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

Q2 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嗎?
糖尿病的預防可分三階段:即初段、次段及末段。初段預防主要目標為降低糖尿病的發生; 次段預防主要目標為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末段之預防主要在急、慢性併發症的預防及治療。若以罹患糖尿病,只能在末段做預防,透過良好的控制,減少併發症的發生。若你得了第二型糖尿病,則兄弟姐妹及子女都屬高危險群,建議過三十歲做篩檢,提早診斷提早治療,進而達到減低併發症發生的目標。

Q3糖尿病可以根治嗎?
糖尿病目前不能治癒,但藉由飲食控制及運動,如果能持續飲食控制、運動及血糖監測等自主管理,有些人甚至不須藥物治療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但是一旦停止飲食控制、運動或藥物治療,血糖還是會逐漸升高。

Q4糖尿病人一旦接受胰島素治療,是否終生都必須注射胰島素?
不一定。第一型糖尿病病人終生都需要胰島素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病人,如果口服藥物控制的很好,因為某些因素 (如生病或開刀) 而使用胰島素治療時,病情穩定後,經醫師評估有些人是可以改回口服藥物治療。

Q5糖尿病的飲食控制
養成正確飲食觀念:少油、少糖、少鹽、多纖維、定時定量。是正確飲食對重要的黃金原則,只要遵守這原則,就可以遠離疾病。現代人外食族多,學校的營養午餐也非常“營養”,在食物的選擇上就要做一些調整,例如:以白飯或五穀飯為主,避免滷肉飯或肉燥多的乾麵的吃湯麵或是喝肉湯,儘可能不要喝完。肉類也應該避免油炸過的排骨或肉丸,以蒸、滷、或紅燒為主;此外肉類應該去皮後再吃。至於含糖飲料,例如果汁、汽水或奶茶,也是造成體重或是血糖控制不良的一大隱形殺手,建議以新鮮水果和無糖茶品取代。

Q6低血糖會有甚麼狀況?
一般血糖低於 70mg/dl 以下,可能會出現以下某幾項症狀:冒冷汗、心悸、發抖、飢餓感、全身軟弱、皮膚濕冷、臉色蒼白、頭暈、頭痛、焦躁不安、神智不清、昏迷。

Q7糖尿病有哪些慢性合併症?
1. 大血管病變:腦、心臟及足部等部位的動脈硬化可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及足部病變;足部的血液供應減少,造成間歇跛行、足部冰冷、感覺異常、足部易感染、傷口癒合慢。約有一半的截肢病人屬糖尿病病人。
2. 眼睛的病變:糖尿病是造成成人失明的主因,常見的病變有白內障、視網膜病變、青光眼。
3. 神經病變:包括自主神經或週邊神經的短期或長期受損。引起心悸、腹脹、便秘、腹瀉、失禁、小便困難、姿態性低血壓、性功能障礙、手腳發麻及刺痛、感覺遲鈍。
4. 腎臟病變:引起水腫、蛋白尿、血壓上升等症狀,甚至腎衰竭引起尿毒症,而需要終生洗腎。

Q8接受胰島素注射後多久測一次血糖?
通常來說,血糖值控制良好的人,每週測三餐飯前和睡前血糖各一到二次即可;控制不好的人,則每天測三餐飯前和睡前血糖外,還得隨時調整胰島素劑量;至於生病或劇烈運動時,要增加測試次數。

Q9旅行時,要注意哪些事情?
1. 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證件」或戴上刻有"糖尿病"字樣的項鍊或手鍊。胰島素,通常可在室溫下放置二、三個月之久,但不要放在太冷或太熱的地方。
2. 最好每天都能測血糖或尿糖,因為旅途中的興奮、壓力、作息的改變以及所吃的食物都會影響血糖值。
3. 每個國家販售的胰島素濃度不一定相同(一般使用者為每毫升(cc)一萬單位),若需在當地購買或補充胰島素時,要特別注意。

Q10如果有小傷口應如何處理?
1. 保持傷口清淨。
2. 注意傷口是否有發紅、長膿、潰爛、腫脤等感染現象。
3. 如果傷口癒合很慢時,趕緊去找您的醫師治療。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18/12/06 點閱次數: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