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分院報導

北投分院_微笑天使

微笑小天使吳筑芸
微笑小天使-吳筑芸
初入職場時我既緊張又期待,緊張的是要面對身分上的轉變,不再單單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的學生,而是懂得運用所學去護理病人的護理師,但我內心卻也充滿了期待及憧憬,因為精神科實習時我更加了解護理評估和會談的重要性,團隊間的默契及合作更是影響了病人日後的生活及病況發展,但當我真正面對臨床時,要面對形形色色的病人,他們有著不同的性格、成長背景,想當然爾我所要運用的護理技巧、會談方式也不盡相同,必須要選用適當方式才能真正與他們建立良好關係進而了去了解他們,發掘問題深入核心,但在這過程中也碰到許多瓶頸和挫折,有時會灰心覺得自己仍需要精進,有時會懷疑自己是否能勝任這份工作,但在學姊們的鼓勵及教導下,讓我總是能獲得許多正能量,也學習得到不同的照護技巧,讓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使工作慢慢的步上軌道,而漸漸地我也明白他們和我們一樣需要同理及關懷,有時只要一個微笑或一句關懷的話,就能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友善,那我想彼此的距離也更能靠近,病人對醫護人員也會產生更多的信任,也更願意將內心感受吐露出來,而我們能夠清楚了解病人所面臨的問題,給予具個別化醫療和護理處置,在治療上面我想也會有很大的幫助,而這次能得到病房學姐們以及病人們如此回饋,覺得又驚又喜,我想這是屬於我在精神科護理的一個小小里程碑!也是一種鼓舞!讓我在工作上有了更多的信心!我也會繼續保持這樣態度精進自己!

微笑小天使李婉如
微笑小天使-李婉如
進入臨床工作即將四年;回想起一開始忙著適應工作生活,因工作上繁忙、遇到各種臨床狀況,難免情緒也受到事件、病人的影響,當下心中難過、生氣的情緒,不禁令我不自覺變成了一張嚴肅的臉來面對大家,成了所謂不適切的「情感反轉移」;但當時不懂事的我來不及意會到接受者、病人的心情是不舒服的。後來,臨床的經歷使我漸漸純熟、成長。每日微笑與病人打招呼,就是建立良好治療性人際關係的第一步,我想採取關懷、同理的治療者角色;在每一次會談中,我嘗試把自己放到情境裡,去理解病人的感受,發揮自己善於溝通、傾聽的特質,去接納病人表現的狀況,適時地澄清、不予爭辯,因應病人個別不同的情況,運用會談技巧,給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治療。當從會談中與病人建立信任感後,觀察病人願意從防備,開始慢慢卸下心防,打開心門說出許久不願意說出的話時,心中十分感動。我們是第一線也是每天最貼近病人的工作者,而精神科護理人員最大的功能就在於扮演輔導者及心理治療者的角色,這是我們很獨特之處。當會談後,病人說出「跟你談覺得很自在、感覺很好」這一句話時,無疑間給予我最大的鼓勵,成為我樂於與病人會談的動力。回想起來,病人回饋於我、對我微笑的神情,會使我的心情變好,這也是一種成就感呢!我想是因為我們最初的「微笑」讓人感受到溫暖吧。非語言間所傳達的關懷有時超越了語言,更穩固了我們之間的信任感。持續「微笑」狀態下的我們,定能帶給更多人溫暖的感受。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18/11/05 點閱次數: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