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分院報導

松山分院-腰椎椎弓解離症(Spondylolysis)治療


  腰椎椎弓缺損(骨折)稱之為腰椎椎弓解離症,是一種常見之腰椎創傷性疾病,盛行率約占3%至6%,好發於年輕族群,男性發生率是女性的兩倍,但女性發生腰椎滑脫(Lytic spondylolisthesis)機率較高。腰椎椎弓解離症大多是椎弓雙側骨折,但也可能是單側;若為雙側椎弓骨折,接來發生腰椎滑脫之機率較高。最常好發之部位則為第五腰椎(占85%)。如同四肢的骨折,發生腰椎椎弓解離症的主要原因則為創傷或反覆性腰椎過度伸展(hyperextension)而造成疲勞性骨折(fatigue fracture)。由於絕大部分的腰椎椎弓解離症並非在急性期就被診斷,因此絕大多數的腰椎椎弓解離症被診斷時已經無法自行癒合(nonunion or fibrous union),並且有許多病患在診斷時(約50%)或最終會進展至腰椎滑脫。

    臨床症狀一大部分的腰椎椎弓解離症病患並無明顯症狀,許多病患都是意外發現而被診斷出來的,這類病患並不需要特別治療。最常見的臨床症狀為下背痛,很少延伸至臀部或大腿後側。而下背痛會因活動、負重或過度伸展腰椎而加劇。單純腰椎椎弓解離症就解剖學上來說並不會壓迫脊椎神經,因此很少有神經功能的異常。但若骨折處有骨刺增生壓迫神經,則可能產生神經症狀。

    診斷:包含疼痛病史及是否有創傷病史、完整的理學檢查,要觀察步態、疼痛位置、是否會因腰椎伸展而加劇疼痛、完整神經學檢查。基本的腰椎X光檢查(正面、側面及兩側斜位)足以診斷大多數腰椎椎弓解離症。若要評估是否有滑脫及不穩定則須加照側面動態X光(彎腰及伸展)。若上述影像無法確定診斷,電腦斷層(CT)有極高的確診率。若病患除了下背痛外合併有神經學異常,則須安排磁振造影(MRI)近一步評估。

    治療:治療的主要目的為減輕下背痛症狀並回復正常腰椎活動度及日常活動。治療方式的選擇與病患年紀、生活型態、工作需求及是否合併脊椎滑脫有關。

    非手術治療:休息及停止活動,鍛練腹部及腰椎肌群,護腰或背架固定(避免腰部過度伸張),復健治療,與藥物治療(止痛藥物、肌肉鬆弛劑、類固醇注射等)。大多數的病患接受保守性治療,下背痛症狀會改善。

    手術治療:手術的適應症為持續下背痛、進展性腰椎滑脫、或合併有神經症狀。手術方式主要為直接修補椎弓骨折或骨融合手術。

臨床症狀

病例一:

臨床症狀病例一

  16歲男性籃球運動員,第五腰椎椎弓解離,僅有輕微滑脫,行第五腰椎椎弓修補手術合併骨釘骨鈎固定,術後一年椎弓骨折已癒合,病患下背痛症狀完全解除,並接受骨釘移除手術。

病例二:

臨床症狀病例二

  20歲女性,第五腰椎椎弓解離合併第五腰椎第一薦椎第一度滑脫及明顯椎間盤退化及不穩定,行第五腰椎椎弓切除合併骨融合及脊椎骨釘支架固定手術,術後一年無鄰近節退化病變,且無下背痛症狀。

病例三:

臨床症狀病例三

  22歲女性,第四腰椎及第五腰椎椎弓解離合併第四五腰椎輕微及第五腰椎第一薦椎第一度滑脫,行第四腰椎椎弓修補手術,第五腰椎第一薦椎骨融合及脊椎骨釘支架固定手術,術後下背痛症狀改善。

  一般人對於脊椎手術都抱持著申誡恐懼的態度,害怕開完刀後症狀更嚴重甚至造成癱瘓,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只要術前仔細診斷評估,嚴守開刀適應症,再由有經驗之脊椎外科專科醫師執刀,脊椎手術的效果都是可以預期的,併發症甚至與一般骨折手術相當。骨科徐俊賢醫師於每週四下午門診開立「脊椎外科特別門診」,若您有相關脊椎疾病,歡迎您來診為您診斷。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17/11/02 點閱次數:2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