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醫療新知

眼球內注射抗血血管新生藥物來對抗黃斑部病變


眼科部 鮑淑怡醫師

眼科部鮑淑怡醫師

眼睛的構造就像一部照相機:視網膜(類似相機裡的底片)在眼睛後方佈滿了很多的神經細胞的敏感組織,用來接受訊息。黃斑部(是感光細胞密度最高的區域)是眼底視網膜最中心也掌控了最中心視力。玻璃體是眼球內體積最大的組織主要由膠原蛋白纖維跟水組成,位於眼球水晶體跟視網膜之間。
台灣進入高齡化,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門診中常見病灶,血管生長因子 (VEGF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在體內的過度作用,是造成許多黃斑部病變惡化的共同致病因素。當發現視力模糊退化、中央有黑點,或是有扭曲圖形,應立刻就醫檢查。在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以及近視性黃斑部病變,VEGF會促進新生血管的生長與滲漏;它也是造成糖尿病以及血管阻塞性網膜病變黃斑部水腫的重要因子。 
目前針對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近視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黃斑部水腫以及血管阻塞性網膜病變,病患可以透過一系列相關檢查,由醫生向健保局申請健保給付新生血管抑制劑,對患者來說為一大福音,目的就是為了能及早發現,及早就醫,避免失明風險。

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主要是由醫生以極細針頭,在眼球平坦處注射,會避開視網膜、水晶體等,藥物分子小易穿透視網膜組織,抑制內皮細胞增生因子,並無致盲疑慮。在國內外研究均發現,抗新生血管藥物注射後60%―70%的病⼈視力能夠穩定,大概30%的病⼈視力能夠提高兩到三行以上,效果還是非常好的。但這種治療不是注射一次就行了,大部分病人需要重複注射。
本院眼科部引進美國OptoVue公司OC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為一種光學的斷層掃瞄,可顯示網膜組織微小的構造與厚度的變化,屬於非侵犯性檢查,目的為提供黃斑部病變治療前後整體評估。由於OCT 檢查結果一目瞭然,不但可以幫助醫師評估黃斑部病變,也有助於醫師對患者解釋病情的進展。OCT目前是診斷、追踪、觀察老年黃斑變性療效的重要診斷設備。幾秒鐘就可以得到一個專門是集中在黃斑區的圖片,它可以顯示出血、水腫、瘢痕、萎縮、裂孔等病變,甚至一些肉眼難以發現的細微病變,通過OCT逐層掃描,都可以看到。明確診斷為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的患者需每月檢查,而對於早期或中期老年黃斑變性患者可以每3-6月檢查。這種檢查沒有輻射,對患者也沒有任何的創傷。但是它還不能算黃金標準,在某種程度上還不能完全替代眼底的血管造影。

依據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眼睛研究(AREDS 2)顯示,適量補充抗氧化劑、維生素(包括維生素C、E、胡蘿蔔素)及礦物質鋅可以減少病情惡化的機會。一般民眾只要不偏食,基本上,喜歡吃魚、乾果、深綠色蔬菜、β-胡蘿蔔素、水果的人,較不易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例如,每天只要攝取1.5碗深綠色蔬菜就有葉黃素,深綠色的葉菜例如菠菜、芥蘭、番薯葉以及綠藻類;吃1.5匙堅果或多吃深海魚類,例如鮪魚、鯖魚 秋刀魚、鮭魚等,就含有豐富的DHA、EPA;不過,純素食者攝取DHA、EPA會比較困難,即使攝取亞麻仁子也只有5~10%的EPA、2~5%DHA。至於維生素C的來源,只要每天2個拳頭大小的水果就夠了。
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三高、抽菸、肥胖等危險因子,但是仍應有無法預防的「年齡」因素,會使得黃斑部病變發生的機率日益提高,因此呼籲50歲以上即應定期至眼科做眼底的健康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保有健康視力。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18/10/05 點閱次數: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