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疾病保健室

安眠,藥不藥

精神醫學部 葉奕緯醫師

許多失眠患者來精神科就醫,對於安眠藥,經常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常問醫師:「我失眠了,我需要吃安眠藥嗎?」害怕一旦吃了安眠藥,就得要吃一輩子。面對失眠,除了吃藥,我還有其他選擇嗎?
找出失眠原因,才能治標且治本
依據定義,「失眠」指的是每週至少三天以上,有入睡困難、難以持續睡眠,或提早醒來,或一覺醒來沒有睡飽感(無恢復性睡眠),這些狀況加上隔天疲倦、白天嗜睡、情緒煩躁,無法專心或出現其他身體不適等症狀,甚至影響日常學習及工作者才叫「失眠」。如果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以上,稱為慢性失眠。

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如何找出原因,就需要醫師詳細地問診與評估。以慢性失眠的原因來說,原發性(找不出原因)的失眠約佔兩成;次發性失眠中,以精神疾病(以憂鬱症、焦慮症為主)相關的失眠最多,約佔四成,身體疾病(疼痛、腸胃、心臟問題、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引起的失眠,約占一成,藥物或物質引起的失眠約占一成。最後兩成病人,包括:日夜節律睡眠障礙,不寧腿症/週期性肢體抽動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猝睡症等四大類,需要安排進一步睡眠檢查加以證實。

「藥」與「不藥」如何選擇?
失眠的治療,可以簡單分成「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指的是服用鎮靜安眠藥,其成分可區分為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與非苯二氮平類(Non-Benzodiazepines)。又依藥物作用時間,分成短、中、長效藥物,多數服用後可立即見到效果,尤其是對原發性失眠患者。使用藥物治療的前提,是必須依照醫師指示下服用,不建議自行增加劑量,長期使用患者也不能突然停藥,否則會造成反彈性失眠。
非藥物治療包括,提供基本的睡眠衛教,填寫睡眠日誌,教導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自我暗示肌肉放鬆訓練、刺激控制法,限眠法等等,能逐步改善睡眠品質,學會上述方法後,可避免對於安眠藥的過度依賴,且效果維持較久。如果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經確診後,建議使用正壓呼吸機來改善睡眠品質。
要能睡好覺,需經過專業評估,鑑別失眠原因,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葉奕緯醫師呼籲民眾千萬別認為失眠只要吃安眠藥就好,接受睡眠衛教,認識非藥物治療的方法,可以幫助您睡得更好,不是任何失眠都需要使用安眠藥!

參考資料
1. 台灣睡眠醫學會 2007年修訂「失眠問診指引」。
2. 三總醫世代電子報2016年4月號:學會腹式呼吸,幫你一夜好眠
2. 三總醫世代電子報2017年5月號:失眠與睡眠衛生
3. 台灣睡眠醫學會設置專業網頁:『睡眠321』http://sleep321.com.tw/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18/09/05 點閱次數: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