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分院報導

松山分院- 認識突發性耳聾

松山分院耳鼻喉科 陳世銘醫師

現年50歲的王女士(化名),平時身體健康,並無特殊疾病史。某日早晨起床後感覺右耳悶悶的,還出現「嗡嗡嗡…」的聲音。起初她並不在意,想說過一陣子自己會好。但後來和朋友通電話時卻意外發現,左耳聽手機很清楚,可是換到右耳聲音卻很小聲,於是前往就醫。王女士原本以為是耳垢塞住的緣故,沒想到經過醫師檢查後,診斷是『突發性耳聾』。

常見會導致聽力損失的原因包括老年性聽障、噪音性聽損或發炎導致的聽損,造成聽力障礙的病程進展通常是漸進式的。突發性耳聾(sudden deafness)的定義是:「3天內,連續3個頻率,超過30分貝以上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通常發生於單耳,僅約1~2%的病例是雙耳發作。根據統計顯示,每年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5~20,男女發生的比率相當。突發性耳聾最常發生於40~54 歲的年紀,老年人次之,兒童則較罕見。有些人會把突發性耳聾俗稱為「耳中風」,使得民眾把突發性耳聾和中風聯想在一起。但是「耳中風」這個的外號可能不太適當,因為此疾病的臨床症狀和中風實在差異很大。臺灣耳鼻喉科醫學會前理事長曾經發表論文探討突發性耳聾與中風兩者的關係,發現臺灣人中風的年發生率約0.3%~0.6%,而罹患突發性耳聾的病患在5年內,發生中風的年發生率約0.6%。因此,統計資料顯示突發性耳聾的病患並不會增加日後中風的機率。

大多數突發性耳聾的病患不會感到耳朵極度不適,只有約1/4的病患會出現頭暈的症狀,因此常常造成延誤就醫的情形。目前醫學上對於突發性耳聾的發病原因尚無定論,學者專家提出的理論包括:病毒感染、內耳血管病變、內耳淋巴水腫內膜破裂,以及免疫性疾病等。臨床上僅少數案例可以找到確切的病因,譬如說約有0.8~4%的可能性是聽神經瘤或小腦橋腦角腫瘤所造成的。因此,臨床上可視病情需要,必要時得安排核磁共振或其他影像學檢查來做進一步的評估。
突發性耳聾算是耳鼻喉科的急症,雖然部分病患沒有就醫也能自癒,但是現今醫界仍普遍認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聽力恢復的機會較高。所謂的「黃金治療期」通常指發作後的一週內;超過兩週後再治療,復原的機率就大大降低了。目前第一線治療的藥物以短期(約一週)高劑量的口服類固醇治療的方式為主,額外可搭配注射血漿擴張劑(Dextran)促進內耳血液循環的輔助性治療,以提高治癒機會。對於糖尿病的病患,口服類固醇的劑量則建議減量調整,或是改採用耳內類固醇注射方式或是高壓氧治療,能減輕對血糖的影響。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充分適當的休息以及正常的作息,對於病情的恢復也很重要。治療期間病患最好能舒鬆心情,遠離壓力源,才能達到最好的療效。

參考資料
1. Bailey BJ & Johnson JT. Head & Neck Surgery–Otolaryngology 5th Edi.
2. 台灣耳鳴醫學會耳鳴教室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18/07/05 點閱次數: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