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5期   2024 年 5 月號

醫療新知

白藜蘆醇降低搖頭丸對腦部傷害 三總研究團隊大突破

臨床藥學部 李宜勳副教授

近年來,毒品濫用一直為台灣日益嚴重之社會、教育與治安問題。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107年1月藥物濫用案件暨檢驗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總件數共計19,312件,檢體陽性數為4,385件(22.7%),其中搖頭丸陽性為39件,較去年同期案件數增加160%。在台灣,大約1.5 ~ 2.7%在學國高中生曾經服用過搖頭丸,若為輟學生其比例更高達12.1 ~ 14.5%。搖頭丸為甲基安非他命的類似物,具有強力之中樞神經興奮作用,在台灣被列為二級毒品。濫用者服用搖頭丸後,頭部及肢體隨高分貝之音樂劇烈搖晃,並可使濫用者產生和平感或愉悅感,且其價格低廉,因此近年來成為校園學生頗受歡迎之娛樂藥物。
搖頭丸之濫用可能會產生許多嚴重之副作用,例如:心律不整、高血壓、高熱、低血鈉、肝腎衰竭、甚至死亡等,其機轉可能與體內重要生化反應被搖頭丸影響而引發之急性與長期毒性作用有關。目前為止,搖頭丸引發神經毒性的機轉仍然不是相當清楚,因此本院藥學部李宜勳副教授研究團隊建立搖頭丸藥物濫用之動物模式,做為藥物篩選平台,希望能有效篩選出具有治療或預防潛力之藥物,以減少濫用者之中毒死亡率。

臨床藥學部李宜勳副教授研究團隊耗時近1年,在「毒品搖頭丸之防治」基礎醫學研究上有重大的突破,他們發現「白藜蘆醇」的物質,不僅具抗癌、抗老化效果,還能對抗搖頭丸所引發的後續毒性,降低對腦部的傷害,未來可望研發成保健食品及藥品。而這個重大發現及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 及收錄在國外專書章節 (Phytopharmaceuticals for Brain Health)。另外,針對搖頭丸之毒性機轉,亦有一系列深入研究,發現搖頭丸可誘導活化自噬作用及棕色脂肪組織產熱而導致血清素神經細胞死亡,上述研究成果亦發表於國內外際知名醫學期刊 (Neurotoxicology、PLoS One、台灣臨床藥學雜誌)。
本院臨床藥學部李宜勳主任表示,現代新興毒品常被混入咖啡包、糖果等,孩子不小心可能誤食,恐對腦部造成永久傷害,甚至可能提早老化導致失智,若能把「白藜蘆醇」研發成健康食品,避免因誤食毒品導致健康危害。
本院臨床藥學部藥學研究組組長施睿琥表示,過去科學家發現歐洲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其他國家更低,認為可能與飲用葡萄酒的習慣有關。直到10多年前,有研究團隊發現紅葡萄皮、紅酒、堅果等食物中含有植物防禦素「白藜蘆醇」,具有抗發炎、抗癌、抗氧化、抗細胞凋亡、抗老化等功能,甚至可望治療憂鬱症。
白藜蘆醇降低搖頭丸對腦部傷害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18/06/05 點閱次數: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