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沈默的健康危機,從胸腔專科走入睡眠醫學– 睡眠醫學中心孟繁俊主任
發布日期:2025/07/07,
點閱次數:206
「當我真正接觸睡眠醫學後,才發現這是一個被低估卻極其重要的領域。」
初入睡眠醫學:從胸腔科跨足全新領域
孟主任原為胸腔科醫師,專長於肺癌、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診療。當時,胸腔科內鮮少醫師投身睡眠醫學領域,相較於耳鼻喉科或精神科,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關注度相對有限。然而,在主管的鼓勵下,他進一步赴中央大學攻讀博士班,深入研究人工智慧在睡眠生理訊號上的應用,也因此逐步開啟對睡眠醫學的熱情。
「那時候剛好我博士班的教授本身也是研究睡眠生理訊號的專家,我開始接觸到打鼾聲波型態、心律變異度等數據與疾病預後的相關性,才意識到原來睡眠裡藏著那麼多有趣的學問。」
睡眠問題不容小覷:關鍵健康警訊
很多人以為打呼沒什麼,但孟主任指出睡眠呼吸中止(OSA)所造成間歇性缺氧,長期下來比持續性缺氧更傷身,會引發自由基釋放及發炎反應,進一步導致高血壓、中風、心肌梗塞、胰島素抗性等多項系統性疾病發生的風險。
研究顯示,OSA與以下健康問題密切相關:
●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心律不整、心肌梗塞與中風風險大幅上升。
● 代謝異常:包含糖尿病、肥胖與高血脂。
● 神經認知功能衰退:例如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提高失智症風險。
● 精神健康問題:與憂鬱症、焦慮症有顯著關聯。
更值得注意的是,睡眠呼吸中止導致的反覆「微醒」現象會破壞深層睡眠,長期下來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白天警覺性,提高工作與交通意外的風險。
「間歇性缺氧對身體的破壞,甚至比長期輕度缺氧還嚴重,因為反覆的氧氣波動會引發全身發炎反應,加速血管老化。」孟主任提醒,早期發現與治療,是避免長期健康損傷的關鍵。
親身經歷:從兒子診斷中找到使命感
一次家人的親身經驗讓他更加體認睡眠醫學的重要性。孟主任的兒子在四歲時開始嚴重打呼。
「學校老師反映他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等問題,才驚覺不能再拖,因為這些症狀可能就是睡眠呼吸中止所造成的。」經過睡眠檢查後被診斷出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歷經耳鼻喉科、牙科等多專科整合治療後,最終經評估後選擇使用中藥來改善體質,很快的,不僅打呼減輕,連學習與行為表現也有明顯改善。這個經驗讓孟主任更加體悟到睡眠問題不容小覷,而只要找出適合的解決方法,成效往往事半功倍!
而孟主任最大成就感,則來自患者症狀明顯改善後的回饋。「看著孩子專注力變好了、病人回診說工作效率提升了,這些都是我繼續投入這個領域的重要動力。」
重視睡眠,就是守護生命的根本
孟主任強調,睡眠問題常被忽視,但其實它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別再忽略打呼與睡不好的問題了,睡眠是一切健康的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