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診療新利器~ PSMA 正子造影及放射性核種治療
發布日期:2025/02/07,
點閱次數:31
核子醫學部 周大凱放化師 / 陳義丰醫師
攝護腺癌發生率逐年上升,晚期疾病進展快速
近年來攝護腺發生率仍逐漸上升,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約增加將近9,000位攝護腺癌個案,在十大癌症中排名第五。攝護腺癌的治療取決於癌症的分期、分級以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早期尚未有遠端轉移之病人可考慮手術切除。有些病人是因長期腰痠背痛等症狀,經檢查後才發現已經有遠端轉移,此情況下需考慮進一步使用荷爾蒙療法或放射治療,然而幾年後癌細胞仍可能產生抗性。轉移性去勢療法抗性攝護腺癌指的是攝護腺癌不再對賀爾蒙及去勢療法有反應,這類病人通常需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性核種治療,此時疾病進展快速且預後差。
影像診斷新突破,攝護腺癌細胞膜抗原(PSMA)正子造影
隨著核子醫學的進步,近年來研發出以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攝護腺癌細胞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的新式正子造影藥劑,對於攝護腺癌細胞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國外研究較多的正子藥物包含以放射性同位素Ga-68標記的Ga-68-PSMA-11,以及F-18標記的F-18-DCFPyL、F-18-PSMA-1007及F-18-rhPSMA-7.3。目前Ga-68-PSMA-11及F-18-PSMA-1007在台灣已使用於臨床診斷,均為攝護腺癌正子檢查的選項之一。無論何種正子藥物在偵測復發或轉移病灶方面,相較於傳統影像均有較高的敏感度,當攝護腺癌指數(PSA)大於2 ng/mL時,偵測率可達90%以上,為攝護腺癌淋巴結及遠端轉移的最佳診斷工具。
抗癌新利器,攝護腺癌放射性核種治療
治療診斷(Theranostics)是將診斷與治療兩種方法的結合。透過Ga-68-PSMA-11造影確認腫瘤位置並篩選合適個案,再配合Lu-177-PSMA-617進行放射性核種治療,可實現精準治療並減少對健康組織的傷害。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目前已核准針對攝護腺癌之診斷與治療藥物,Ga-68-PSMA-11與Lu-177-PSMA-617。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接受Lu-177-PSMA-617治療可延長轉移性去勢療法抗性病人整體存活時間、延後復發時間並減少骨骼相關併發症,為傳統治療無效的患者提供一個新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