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臟驟停患者免於心臟移植和截肢,中西醫合作成效卓越!
發布日期:2024/11/05點閱次數:205


臨床藥學部中藥局組長 廖培伶藥師

一名47歲男性病患,過去無病史。在家中發生院外心臟驟停(OHCA),被送入急診室,診斷為心源性休克並患有三支血管病變。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及體外葉克膜(ECMO)後, 出現多器官功能不全。醫師為其植入雙心室輔助裝置,並建議進行心臟移植。兩週後,患者出現肢體缺血,右下肢的傷口有大量滲出。醫師建議進行肢體截肢以防止感染,但病人考量手術風險與經濟壓力,決定保留心臟和四肢,並表示希望接受結合中醫的治療。透過三軍總醫院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後,中醫治療成功避免了心臟衰竭患者進行心臟移植或肢體截肢,成效顯著並順利出院。


本院臨床藥學部中藥局組長廖培伶表示:中藥的有效成分已在臨床上得到確認,由於重症患者所使用的中藥劑量遠高於一般患者,經由三總的智慧中藥局透過標準化設計濃縮煎煮的方式,對處方進行更精準的個別化服務,有效提升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效果。以照顧該重症患者的療程來看,其中藥個別化煎煮須3.5小時(一般病患煎煮時程約1小時) 。其中某些藥材需大劑量使用時(例如:附子),也因為經過長時間煎製而讓毒性顯著降低,但其強心成分經長時間煎煮後卻不會遭到破壞。


此外,醫師在傷口部位使用了中藥膏劑「生肌玉紅膏」,以促進傷口癒合與肌肉生長。這款藥膏主要用於促進組織再生、消腫止痛、止血及加速傷口癒合。 經治療後,病患四肢壞疽顯著改善。
而該名患者出院後在家中工作,2023年5月20日感染了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他先使用了清冠一號(NRICM101)10天濃縮中藥,尚未轉陰,改清冠二號(NRICM102)水煎劑,6天後轉陰,沒有接種疫苗,順利度過SARS-CoV-2感染,且康復後沒有出現任何併發症。患者及其家屬,對三軍總醫院急診部門、心臟重症加護病房、心臟外科醫療團隊以及中醫部、藥學部中藥局表達深切的感謝。而透過此案例也展示出三軍總醫院中西醫結合治療,產生了漸進且卓越的效果。


為了管控中藥用藥品質安全,三軍總醫院智慧中藥局,從中藥飲片品質把關,處方劑量與品項精準調劑檢核,透過「安心藥材溯源平台」管理中藥記錄每一批藥材的來源,包括藥材的產地、供應商、加工方式和檢驗結果等,如果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系統可以迅速追蹤藥材的批次及來源,協助分析問題原因,保障用藥安全。且已建立一套嚴謹的流程,民眾只要掃描QR-CODE就可以看到透明清楚的相關資訊,守護民眾中藥用藥安全,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務。


住院期間使用的十四種中藥材安心飲片這些中藥材在治療過程中用來增強心臟功能抗炎促進血液循環以及改善腸胃功能並根據病人的病情進行相應的調整三總網路中藥典

截至目前患者仍然在本院接受中醫治療包括中藥湯劑和中草藥膏劑以用於傷口治療他每天能站立20分鐘從未進行過心臟移植或肢體截肢壞疽的組織自然脫落沒有發生感染01

截至目前患者仍然在本院接受中醫治療包括中藥湯劑和中草藥膏劑以用於傷口治療他每天能站立20分鐘從未進行過心臟移植或肢體截肢壞疽的組織自然脫落沒有發生感染02

調劑科黎孝韻主任左中藥局廖培伶組長中藥學部林宗坤部主任右

臨床藥學部中藥局組長廖培伶藥師





語音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