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求知,與時俱進升級用藥技能~臨床藥學部張又勻藥師
發布日期:2024/11/05點閱次數:243

張又勻張藥師

「我一直是那種喜歡問『為什麼』的人」張又勻藥師爽朗地說。
對著生物、生命機制、細胞運作等有著滿滿的好奇心,於是志向朝著醫學方向走去,而會選擇臨床藥學,是因它不僅是學問,還能實際用於生活中。

親人經歷啟全面照護
「回想起來,是我奶奶在我國中時罹患肺癌,那時是爸爸和叔叔照顧。在他們看到自己母親因為癌症藥物的副作用,很痛苦,留下很深的陰影。」張藥師說。
於是張藥師的父親總說,如果他不幸得到癌症,就不要治療。這些話令張藥師想著,如何能讓藥物治癒病症而不因副作用影響生活呢?因此張藥師選擇進入特殊製劑組,專注於癌症治療的研究。
隨著癌症治療技術的進步,張藥師親身見證醫療照護的巨大改善,特別是在藥物副作用的控制和護理方面。

在三總的癌症患者進行治療前都會提供首次化療衛教服務,讓癌友事先了解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以及應對方法。
「我們也有開設門診,給門診和住院癌友前來詢問,可以帶著藥袋來了解。如無法前來,在藥袋上也有諮詢電話,也能詢問。」張藥師熱情地說。


一場用藥挑戰
藥師經常面臨的挑戰是:有時多種慢性病的藥物交叉使用;有時是到大醫院拿藥,又到診所拿藥,即混合使用;有時是將手上既有的藥物,自行判斷使用。
「曾有一位癌友,第一次使用口服標靶藥物。當時我負責跟他說明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但不單單只是癌症的治療藥物而已,他的其他慢性用藥我也需要全面評估。」張藥師說,也在這次會面得知,病人除了癌症用藥,還在服用血糖藥物。兩周後的追蹤中,張藥師注意到病人腎功能下降。因此張藥師與病人的新陳代謝科醫師討論,換掉原本不適合的血糖藥。
此事件給了張藥師深刻體會,藥事照護不只是給藥那麼簡單,而是需要整合性地服務帶給病患更安全有效的藥物使用方式。


首創VR教學:化療藥品調製系統
近年來,台灣的藥師人才短缺,除了工作負荷外,更有化療藥品調製之隱藏風險。
然而三軍總醫院針對此風險,開發了一套全國首創的VR擬真教學系統,專為新進人員設計,避免處理藥物會接觸到化學物質,還有使用針筒會扎到自己的新手問題。
「這套系統有得獎哦!」張藥師說。於民國107年獲頒SNQ國家品質醫療標章,是能給予調配的藥師,透過虛擬實境的方式反覆練習,不僅能熟悉流程,且減少心理壓力。
不僅如此,調配藥物時需戴上有認證的手套,這是雙層防止化學物質滲透,讓癌症藥物不會損壞手。「另個裝置是無針式自動抽取,使得藥物不容易潑灑。這些技術和設備,能給藥師安心工作。所以我們醫院的藥師都很穩定。」張藥師自豪地說。


溫馨提醒:癌友用藥交互作用的防範
提到用藥安全,張藥師苦口婆心地說:「台灣人有個觀念,藥傷胃,就會在吃藥同時配一顆胃藥,可是有時候醫師沒有開立胃藥,也會自行吃胃藥。這是不對的!」
因現在的癌症治療越來越多採用口服藥物,有些肺癌和血癌的口服標靶藥物,比如得舒緩、艾瑞莎、柏萊等,這些藥物如果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胃藥一起吃,會降低它們的吸收效果。需要由醫師評估有服用胃藥需求時,才可一起使用。

深究藥物不良反應的張藥師,也曾發現大腸癌的用藥(好復)竟會出現意識混亂現象,促使張藥師再次尋找答案,腎臟功能較不好的患者較容易發生這個症狀,需要多喝水或補充點滴來加強代謝,能夠降低副作用。觀察到多方面的藥物不良反應,張藥師表示:如發現服用新藥物有不舒服情況,一定要詢問藥師、愛心櫃檯諮詢或是打藥袋上的電話,確認自身用藥安全。

語音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