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醫療「全心照護」可複製的護心天使
發布日期:2024/10/07點閱次數:142


護理部心臟血管外科 HSCU 鄭安芸護理長、王佩茹副護理長

偏鄉離島地區因交通不便、人口稀少且分散,醫療資源普遍不足。以澎湖為例:澎湖共90座的小島,大部分都必須靠交通船來聯繫,且因為澎湖人口結構特殊,65歲以上長者占了百分之19,其中不少都還是長者獨居,或是老夫妻互相照看。再加上醫療人員短缺(人口外移)、醫療服務信任度低,更加深了醫療不足的窘境。

本院心臟血管內外科醫護團隊以ESG概念著手,從避免交通往返造成的資源消耗及環境污染與落實偏鄉離島醫療照護政策「在地醫療」,秉持軍醫局以「病人不動、醫療團隊動」之政策指導,啟動了“護心天使複製計畫”,將高質量的心臟血管外科醫療服務帶到離島澎湖。

本院澎湖分院日前收治一位54歲的陳先生,菸齡將近30年,因胸悶、胸痛就醫檢查,發現主動脈瓣膜重度狹窄且嚴重鈣化,經心臟外科醫師鄭旭智評估應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陳先生考量家庭因素,主動提出留在澎湖進行手術,澎湖分院隨即展開離島相關醫療支援作業,由內湖總院帶領澎湖分院醫療團隊進行跨島~護心天使複製計畫。本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以知識傳遞及實戰傳承,順利完成了此次的手術,也帶領澎湖分院執行手術全期及術後加護病房照護、復建及出院準備。

本院心臟血管內外科加護病房鄭安芸護理長指出,心臟手術全期護理及術後加護病房照護較為複雜,相當仰賴專業醫療團隊默契地合作,除手術難度外,術後的照護需密切監測血壓、心律…等生命徵象,並最大程度的降低出血情形、預防心包膜填塞與冠狀動脈阻塞的發生風險;另外,由於陳先生主動脈瓣膜鈣化嚴重,此手術過程較一般主動脈瓣膜手術相關中風發生機率大很多,醫護團隊更需時時確認病人意識狀態及四肢肌力,由護理師指導,早期進行心肺功能復健運動,避免了譫妄及肌肉無力症的發生。陳先生於術後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動,術後第四天,即能從加護病房轉至一般病房,且於術後第十二天順利出院。對此,陳先生表示非常感激護理師及醫療團隊的鼓勵與協助,也對日後恢復的生活品質充滿希望。

三總心臟血管內外科於112年一年的總刀量已累積近500台,而護心天使培訓「心室輔助器的照護流程」更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除了將重要的心臟及血管手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放置/更換/移除葉克膜(ECMO)手術、瓣膜手術)成功複製至澎湖分院,並且培訓更多具備心臟血管專科技能的護理師,透過遠距醫療、專業認證課程與輪調支援等多種策略,將這些專業技能帶入偏鄉地區。

「護心天使複製計畫」是由資深護理師進行一對一指導,通過階段性的理論與實際操作學習,讓受培訓的醫護人員能逐漸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心臟血管護理專家,透過複製高品質重症照顧團隊,能有效縮小城鄉的醫療差距,充實在地醫療人力,實為偏鄉地區民眾之福音。


術後照顧三階段第一步穩定血液動力學
術後照顧三階段第二步啟動呼吸器脫離計畫
術後照顧三階段第三步強化呼吸肌力及心肺耐力



離島醫療全心照護
5598360

語音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