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部牙體復形暨牙髓病科謝義興主任團隊以「創新 3D 根管治療擬真模擬系統」主題,榮獲第17 屆國家新創獎
發布日期:2024/05/07點閱次數:145


牙髓病治療(根管治療)為牙科基本技術,也是最常見的牙科治療之一。然國內各醫學大學、醫學會、或訓練機構在舉辦根管治療實作課程的實驗操作上,不外乎讓學員使用拔下之自然牙或仿間販賣之壓克力牙齒,使用自然牙或壓克力牙齒,會有標準化且不貼近臨床的問題。

本院牙髓病科謝義興教授帶領團隊成員包括葉筱雯、吳右喬、趙妍晴主治醫師及史雅丹、吳展毅、謝菀真、陳奕潔、吳子俊等住院醫師,突破上述缺失,以“創新3D根管治療擬真模擬系統”榮獲2020年國家新創獎。此外,本團隊也利用錐狀射束電腦斷層影像,進行國人根管系統之統計而得到之大數據,再利用國人建置之根管系統,進行3D牙齒之列印,搭配擬真教學模具,不僅僅運用在學生外,亦可運用至臨床,增加術前之診斷,減少術中之失誤,增加治療成功率。分別於2021年及2023年獲得新創精進獎。

「創新3D根管治療擬真模擬系統」成果及優點
1. 本裝置可以裝設到牙科訓練用治療椅,或者是臨床前實驗教室的實驗模擬人頭口內,更貼近臨床根管治療角度。
2. 運用牙科電腦斷層大數據蒐集,可以針對特定部位牙齒作製作標準人工牙齒,亦可客製化人工牙齒。
3. 運用3D列印技術設計,可以針對市面上各種不同廠牌之模擬人頭及牙齒模型設計符合該廠牌之人工牙齒模型。
4. 結合電子根尖測定儀器,在根管系統內與根尖孔處,運用不同試劑搭配設計,可以使操作者在訓練過程中,於根管銼針接近根尖狹窄處就發生出訊號,抵達根尖孔處,即可正確發出蜂鳴聲,與實際於臨床病人操作實境,完全相同
5. 可以照訓練者訓練目的,設計符合訓練目標的人工牙齒,將不會因為學員各自蒐集牙齒,而每個牙齒的根管系統難易程度不一,影響受訓練的品質,可以有標準化且依照訓練程度有標準化之人工訓練牙齒。
109年新創獎  
牙科部謝義興科主任團隊以創新3D根管治療擬真模擬系統主題榮獲第18屆新創精進獎02  
牙科部謝義興科主任團隊以創新3D根管治療擬真模擬系統主題榮獲第17屆國家新創獎1  牙科部謝義興科主任團隊以創新3D根管治療擬真模擬系統主題榮獲第18屆新創精進獎01

語音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