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醫療新知

腦中風病人嚴重肌肉痙攣的新救星~三總神經外科治療嚴重痙攣,病人終於能好好放鬆


神經外科部 劉偉修醫師

60多歲的李女士因為腦中風造成下肢僵硬,除了雙膝無法彎曲,雙腿也因為髖部緊繃而整個人呈現ㄑ字型。病人只能臥床,但卻無法平躺好好休息。不僅照顧不易,連重要的復健也無法進行,造成病人與家屬生活上極大的不便。李女士的兒子為了媽媽的病情跑了多家醫院,找到了三總復健科專長於腦中風與周邊神經復健的張正強醫師。但李女士痙攣的程度連肉毒桿菌治療都無法有效改善,於是張醫師將李女士轉介給神經外科的劉偉修主任。在劉主任的建議下,李女士採用脊髓內輸注幫浦療法,這個病人也是三軍總醫院執行脊髓內輸注幫浦療法的第一例。手術後家屬說:病人下肢痙攣大幅緩解,終於可以放鬆的躺平,也終於可以坐上輪椅不用長期臥床!家屬照顧起來輕鬆許多,並可以配合復健科進行復健,未來三軍總醫院可以此一新技術造福更多腦中風病人。

面對痙攣可採取的行動
痙攣是一種運動障礙,可能發生在影響大腦或脊髓的疾病中,例如多發性硬化症、中風、腦性麻痺、脊髓損傷或腦損傷。痙攣是由抑製或刺激脊髓的信號之間的不平衡引起的。這會導致牽張反射過度興奮、肌肉張力增加和不自主運動。
伸展、運動和復健是痙攣介入的首要措施。口服藥物通常有效,但可能引起嗜睡、無力、噁心等副作用。當痙攣呈全身性且嚴重時,脊髓腔內巴氯芬輸注療法(intrathecal baclofen, ITB)可能是個不錯的治療選擇。
什麼是脊髓腔內baclofen輸注療法(intrathecal baclofen, ITB) ? 

● ITB療法於1992年已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重度痙攣。
● baclofen幫浦系統由幫浦和導管組成。由神經外科醫師將導管置入患者胸椎第8-10節間,並將幫浦埋在腹部的皮下,藥物透過導管從幫浦輸送到脊髓液。此藥物輸注系統可精準且持續地微量給藥,亦能依患者的活動量做日夜甚至每小時設定不同劑量的給藥。採取ITB所需的藥物使用量只需口服藥物的五百分之一至一千分之一,因此可顯著降低口服藥常見的嗜睡、肌無力等副作用。

ITB療法的優點 
脊髓腔內 Baclofen 藥物輸注療法包括下列優點:
● 可符合個人對藥物的需求,調整使用藥物劑量。
● 所需劑量較口服藥物劑量低,可降低副作用的產生。
● 體外程控(非侵入性)之調整劑量法。 

劉偉修主任也提醒,依據國外臨床報告數據顯示,脊髓腔內輸注Baclofen治療可能之副作用及危險性如下:頭暈(5%)、虛弱無力感(0.4%)、頭痛(0-3%)、驚厥抽搐(0.4%)、嘔吐(1.2%)、麻木感(1%)、低血壓(1.2%)、高血壓(0.4%)、其它可能副作用和危險包括昏迷(Coma)等。所以「脊髓腔內輸注baclofen治療(ITB)」並非每個人都適用,裝置前務必經過審慎評估。這項技術目前健保並未給付,且抗痙攣藥Baclofen注射液需向衛生署申請專案進口,每4到6個月需要補充一次。
病人術後可以正常坐上輪椅臉上重拾笑容 病患術前的痙攣狀態雙膝無法彎曲且身體成ㄑ字型無法平躺
病患術後痙攣症狀緩解終於可以躺平  劉偉修主任帶領住院醫師放置幫浦與導管
三軍醫訊NO242口服baclofen與脊髓腔內baclofen輸注療法的比較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24/02/05 點閱次數: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