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繞全腦內視鏡手術治療
發布日期:2024/02/05,
點閱次數:265
神經外科部 林柏君醫師
顱底腫瘤因其特殊解剖位置,且經常緊鄰重要神經血管,故顱底腫瘤切除對神經外科醫師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傳統顯微鏡開顱手術往往需要較大的傷口和較多的結構破壞才可以抵達顱底位置來處理相關病灶,這樣會造成病人術後需要較長的恢復期以及可能的外在美觀影響。
這十幾年來,經鼻腔內視鏡手術的快速進展改變了部分顱底腫瘤的治療策略。雖然它提供了一個無傷口,破壞小,快速復原的微創手術選擇,但也帶來了新的手術挑戰。而在所有的手術併發症中,術中內頸動脈的傷害和術後腦脊髓液的滲漏都是特別令人擔憂的。若是藉由經鼻腔內視鏡手術來治療中線以外的病灶時,其所承擔的相關手術風險更是明顯提升。
自民國106開始,本院神經外科部開始致力於發展環繞全腦內視鏡手術治療系統,希望藉由發展新的內視鏡手術治療,來克服經鼻腔內視鏡手術的解剖限制。藉由不斷的突破創新,近幾年科部陸續於國際期刊發表最新的內視鏡手術治療策略,其中包括經眼眶內視鏡手術、經耳道內視鏡手術以及後顱窩鑰匙孔內視鏡手術。顱底構造基本上由前顱窩、中顱窩以及後顱窩所組成。經眼眶內視鏡手術的發表,提供前顱窩及中顱窩顱底腫瘤新的微創治療選擇。經耳道內視鏡手術及後顱窩鑰匙孔內視鏡手術,更是突破了後顱窩腫瘤的治療侷限。更甚者,針對巨大且橫跨多部位的顱底腫瘤,經評估後可以使用多孔洞內室鏡手術治療策略來,提供病人破壞小,安全度高的微創手術選擇。
這些新式的自然孔內視鏡手術不但保有自身內視鏡手術的微創優點,更是克服了經鼻內視鏡的解剖限制;在減少正常組織的損傷同時,也提高了手術的精確度,增加了內視鏡手術處理顱底病灶的臨床範疇和手術安全性。科部希冀藉由發展環繞全腦內視鏡手術治療來打造病人客製化醫療服務,利用其全腦360度無死角特點,提供病人更安全更精細的手術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