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醫療新知

三總完成全臺首例使用「器官照護系統」成功進行心臟移植手術


本院於112年9月26日舉辦心臟血管外科「全臺首例器官照護系統(OCS)」記者會,由院長洪乙仁少將主持,心臟血管外科柯宏彥、林宜璋主任共同發表本院完成台灣首例邊緣性功能心臟成功進行移植之成果。
「器官照護系統(Organ care system, OCS),可以在心臟運送期間提供血液循環供應氧氣及養分,並可監測捐贈者心臟功能狀態,在過程中儀器模擬人體將心臟保存於攝氏34度的環境,並向心臟輸送氧氣、血液及養分,不僅能讓「死亡」的捐贈心臟重新跳動,並可在體外保存心臟超過10小時,過去邊緣性功能心臟活性及功能無法評估,現已可有助於評估心臟是否適合移植。

洪乙仁院長表示,本院心臟血管外科於112年9月9日完成台灣首例藉由「OCS器官照護系統」成功完成心臟移植的案例,此捐贈者經過長達一小時心臟按摩急救並使用強心劑,且從南部醫院摘取回到台北移植,在器官移植過程中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競技,在運送過程中想保存活性及功能是一大挑戰。

心臟外科柯宏彥醫師表示,國內每年心臟衰竭人口約有36 萬人,其中約有6%的病人會發展為末期心臟衰竭,即使醫療技術逐年進步,心臟移植手術依然是末期心臟衰竭最有效之治療方式。
為精進心臟移植成果,軍醫局蔡建松局長規劃引進可以將捐贈者心臟保持跳動的「OCS器官照護系統」讓心臟可在體外保存長達10小時,減少缺血時間對器官造成的傷害,並可以監測、評估心臟功能,使以往不被採用的「邊緣性功能心臟」也可用作移植,增加器官來源,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心臟外科林宜璋醫師指出,本次「心臟死後器官捐贈」(DCD)者心臟功能較差,移植名單前10順位的受贈者不使用。三總心臟血管外科團隊透過「OCS器官照護系統」,將捐贈者的心臟透過此方式進行評估、功能維持與運送,成功為第11順位的患者完成換心手術。

本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預計採用此項新技術後,每年可增加心臟移植數量並使移植成效更佳,惟OCS系統耗材每套約300萬元,成本高昂,希望未來能有機會納入健保給付,造福更多等候心臟移植的病人。
器官照護系統01  器官照護系統02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23/10/05 點閱次數: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