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0期   2023 年 12 月號

健康快遞

「長天期心電圖」能偵測高風險的心律波動


心臟內科 李喬晉醫師
心律不整是指心臟的節律出現異常,不符合正常的心跳節奏。這可能包括心跳過快(心悸)、心跳過慢、心跳不規則或異常的心跳強度。心律不整可能是一時性的,也可能是長期存在的慢性疾病。
心律不整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心臟結構異常、心臟病變、高血壓、代謝異常、荷爾蒙失調、壓力和壓力反應等。一些疾病和因素,如冠心病、心臟瓣膜疾病、心肌炎、甲狀腺問題、藥物和化學物質的使用或濫用,都可能引起心律不整。
常見的症狀包含心悸、胸痛、氣促、暈眩或昏厥等。嚴重的心律不整則可能進一步增加中風、心臟衰竭和其他心臟疾病的風險。診斷心律不整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在心電圖上記錄到心律不整;但不少心律不整的患者,無法在12導程心電圖(僅10秒鐘)記錄到心律不整,醫生無法確定診斷的狀況下,就無法給予適當的藥物或治療;此時,24小時心電圖或長時間心電圖,在疾病診斷上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長天期心電圖可偵測至少 7 天的心律波動
一般來說,為診斷心律不整,醫生會安排24小時心電圖檢查,患者身上會被貼著心電圖貼片及導線,並佩戴一台可攜式Holter主機,這個監測器會記錄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心電圖變化,包括平靜、活動和睡眠時的心臟電活動;檢查期間無法碰水或過度劇烈活動,可能造成生活的不便;若在檢查的24小時期間沒有心律不整發作,依然無法得到明確的診斷。

長天期心電圖有 7 天、 14 天甚至更長天期的類型,因監測時間較長,其紀錄到心律不整的機率也相對提高;長天期心電圖偵測儀器就像名片一樣體積很小,貼在左胸就可以開始偵測,配戴時幾乎不影響日常生活,洗澡、正常活動都沒問題。長天期心電圖上通常配有一個按鈕,當病人在症狀明顯的時候,可以按此按鈕,機器會針對此時的心律做特別的記錄,協助醫師暸解患者症狀與心律間的關係。

長天期心電圖使用的注意事項:
● 避免過度劇烈、容易流汗或水面下的活動。
● 避免於穿戴時,進行泡澡或蒸氣浴。
● 避免強烈撞擊及摔落等情況。

如何使用長天期心電圖?
因為目前長天期心電圖是自費項目,醫師通常會跟病人解釋,如果一般的心電圖沒辦法確認心律不整的情況,會建議去做長天期心電圖。
另外,高風險的族群像是常常需要熬夜、作息不規律、三高、有心臟疾病家族史的人,如果有出現胸悶、心悸的情況,可以選擇長天期心電圖,比較可以抓到心跳的變化。
不過,長天期心電圖沒有定位用途,只能監測是否有出現心律不整的問題,若有出現心律不整的話,還是要搭配傳統 24 小時心電圖,找出是心臟的哪個地方導致心律不整,做更進一步的檢查。

7天/14天連續心電圖記錄(7-day / 14-day continuous ECG monitoring)
檢查原理與目的(Principles and Purposes)
目前健保僅給付短天期(1天)之連續心電圖記錄,然而短天期記錄常常無法偵測到陣發性之心律不整。延長心律監測時間至7天或14天,可大幅提高心律不整之檢測率。

檢查步驟(Examination Steps)
1. 核對並登記病人基本資料。
2. 將7天或14天心電圖記錄器黏貼於左胸,啟動後即開始記錄心電圖。
3. 使用期間應避免過度劇烈、容易流汗或水面下的活動,建議待在溫度適宜且舒適的環境,以延長使用時間 。
4. 本記錄器防水,配戴期間可淋浴,但不可泡澡或行蒸氣浴。
5. 本記錄器為精密量測儀器,請避免強烈撞擊及摔落等情況。
6. 心律監測時間為7天或14天,病人請於期滿後隔日,回檢查室移除記錄器。
長天期心電圖  長天期心電圖報告

長天期心電圖報告檢查室同仁為病患解說24小時心電圖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23/07/05 點閱次數: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