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疾病保健室

虎頭蜂的防治與處理


急診醫學部 安又勤醫師

在台灣,虎頭蜂最活躍季節通常為夏秋之際,過去統計常以清明過後至中秋節認為螫傷案例的旺季。然而因氣候變遷,如今的暖冬也有虎頭蜂延續活動造成螫傷民眾的案例,故於台灣,虎頭蜂的防治需要時時叮嚀。
平日俗稱的虎頭蜂,屬於膜翅目(Hymenoptera),胡蜂科(Vespidae)底下的胡蜂屬(Vespa)。全世界有23 種虎頭蜂,臺灣物種名錄中記載有11種,而常能耳聞的有7種,分別是中華大虎頭蜂(Vespa mandarinia)、黑絨虎頭蜂(Vespa basalis)、黃跗虎頭蜂(Vespa velutina)、黃腰虎頭蜂(Vespa affinis)、擬大虎頭蜂(Vespa analis)、姬虎頭蜂(Vespa ducali)、以及威氏虎頭蜂(Vespa wilemani),其中領域性強、個性兇猛,又以黑絨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及黃跗虎頭蜂為主,在急診室亦偶見被螫傷的民眾,意外打死虎頭蜂後,將這類的蟲體帶來。

防範虎頭蜂在家中築巢,可於四月至七月築巢季節巡視家中屋簷下、陽台、冷氣台下方等常見築巢處,並將吃剩食物清理丟棄,避免吸引蜂群。如發現家中築巢或虎頭蜂出沒,可聯繫縣市動保處救援隊協助,雖現今非消防隊業務,然有緊急危害情況仍可連絡緊急協助。野外活動的防護,則建議穿著淺色衣物並避免噴香水,過往文獻顯示虎頭蜂對黑色較為敏感,容易產生防禦行為。如遇到零星巡邏蜂,保持冷靜並避免做揮打、甩頭等快速動作;遇到虎頭蜂漸多,則建議朝上風處沉穩地大步離去;若已被蜂螫,則要護住頭部並盡速逃離現場。民間療法緊急處理曾提過尿塗法或氨水中和蜂毒中的酸性,然而蜂毒進入皮下,塗抹患部皮膚未必能滲透,效果未必可見,並需留意可能增加感染的風險。

蜂螫造成的常見問題為過敏反應(allergic reaction)、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過敏性休克可能在螫傷後迅速致命。蜂毒由蛋白質及多肽類 (peptides)混合而成,較為嚴重的毒性反應,則可能導致急性心臟衰竭、急性肝炎、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反應,進而死亡。目前各種虎頭蜂毒性強弱尚未有定論,無法界定多少蜂螫傷口或毒素會造成嚴重毒性反應,醫療上仍會依案例就醫時的蜂螫傷口數、發生時間、臨床症狀等做謹慎評估,決定觀察期程及治療方針。

一旦發生蜂螫事件,首先可觀察螫針是否存留,通常虎頭蜂不具明顯倒鉤可以重複使用,故可連續螫人多次,螫針存留通常較可能為蜜蜂螫傷而非虎頭蜂。倘若有存留的螫針,傳統建議用刮除蜂針的方式而不建議用手夾除,以免蜂毒被擠入體內,但就學理上來說,螫針在內臟去除後,腺體的非自願性肌肉收縮仍在繼續,毒液含量很快耗盡,故立即去除較為重要,方法較無關緊要。螫傷的部位,建議用肥皂及清水沖洗,降底可能的併發感染,冰敷有可能可以緩解疼痛及腫脹。

在急診,醫師可以開立止痛藥及抗組織胺緩解疼痛及搔癢感,部分醫師對於螫傷處大片的腫脹會開立類固醇藥膏,但學理上並未有明確的益處。通常腫脹擴大會在一兩天內,而在三至十天會緩解。正常的處置下,併發感染並不常見。而在過敏性的處置,應立即給予epinephrine 0.3至0.5 mg (0.3 to 0.5 mLof 1:1000 concentration),或是兒童劑量0.01 mg/kg (最高0.3 mg),並且給予積極輸液急救。針對大量蜂螫的抗毒血清目前已有研究,但尚未能用於市面上。全身毒性之處理,除了支持性療法、系統性抗組織胺及類固醇使用,另可能需要用到血液透析與血漿置換術等治療。

防治虎頭蜂螫傷,最重要還是不斷提升民眾對於台灣虎頭蜂的認識,盡可能做好預防,避免被攻擊。如果發生蜂螫,能夠及早意識嚴重程度,及時就醫,維護人員安全。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23/02/05 點閱次數: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