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疾病保健室

淺談失智症與照顧者的負荷


護理之家 許佳慧護理長/林英徵副護理長

「失智症」是不可逆、進行性且無法痊癒的疾病,失智症可能合併之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有憂鬱、焦慮、妄想、幻覺、失控行為、漫遊等,失智老人的照顧內容繁雜,需要付出極大的體力與心力,長期下來常會造成主要照顧者壓力(謝宜珍、陳琬儒、許翠華、郭素娥,2022;曾煥裕、石泱,2018)。
晚期失智症病人可能因功能下降造成吞嚥、活動等困難,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導致長期臥床 (林耕暉、高綺吟,2020),無法進行任何日常生活活動,無法獨立行走,進而發展到臥床和大小便失禁,照顧這類病人最常見的困境有飲食問題、健康狀況評估等。

長期在家中的失智病人與照顧者,很容易形成社交隔離,致家庭關係較為緊張與容易衝突(湯麗玉等人,2013),隨著病程而加重的照護壓力,長期下來,照顧者可能進一步成為「第二個病人」(吳信宏,2022)。主要照顧者在照顧失智症家人時,常感到悲傷,也會擔心經濟的負擔,在這些負荷中,尤以人際關係與社交生活的影響最大,影響照顧者負荷的因素有下列幾項:

一、病人的功能限制(失能)
失智症可能造成病人日常基本功能無法自理,如洗澡、進食、穿衣服、步行等,這些失能程度與照顧者負荷有著高度正向關係(黃美蓉等人,2015)。

二、病人的干擾行為
行為精神症狀是失智症病人最常出現的臨床表現,也是最令照顧者感 到困擾的問題,行為面向症狀是臨床最常發生,也最令照顧者感到無所適從,如拒絕照顧、未滿足需求所衍生的行為症狀,成為照顧者最負擔的照顧問題(陳怡亨、溫美蓉、林麗嬋,2020)。

三、照顧者的特質
不同特質的照顧者所經驗的負荷也會不同,研究發現女性照顧者、社會支持較少、對疾病了解較少的照顧者,有較大的照顧負荷(Brodaty & Finkel, 2012;黃美蓉等人,2015)。

四、人際關係受限
許多失智症病人退縮在家,導致功能快速退化,家屬也連帶被綁住,外出行動受限,照顧負荷沈重(湯麗玉、吳沛錡、李會診、洪心平,2013)。國內研究顯示,照顧負荷以人際關係及社交生活所受影響最大,且隨著病人罹病越久,日常生活功能越差,行為情緒問題越嚴重,照顧時間越長,時數越多,照顧者負荷越重。

五、照顧失落
對於主要照顧者會因與被照顧者間所體驗的關係與角色的失落,讓主要照顧者不知該用何種方式與失智者相處,也會覺得失去社會化與互動。對主要照顧者而言,眼看失智症逐漸奪取父母親記憶中的自己,並困惑著你是誰時,會讓主要照顧者相當傷痛(王麗雲,2015)。

加強失智症臨床照顧者個別化照顧措施的執行能力,並加強溝通技巧和技巧性化解行為問題,進而提升臨床失智症照顧者的照顧知能(陳怡亨、溫美蓉、林麗嬋,2020),期能減輕照顧者負荷。多提供失智症照顧者病情告知、臨床症狀及心理調適輔導、相關資源,則家庭照顧者感受總負荷越低;失智症病人認知障礙越嚴重、失智症病人越依賴,則家庭照顧者感受負荷相對越重(鄭妃閔、甄瑞興、陳靜敏,2013)。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23/01/05 點閱次數: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