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疾病保健室

寶寶的蛋蛋不見了-談小兒隱睪症


有些家長在幫寶寶洗澡時或是學校健康檢查,才赫然發現一邊的小蛋蛋不見了! 趕緊帶到醫院求診,深怕影響到寶寶將來傳宗接代的能力。其實這可能就是『隱睪症』。所謂隱睪症,並不是沒有睪丸,而是睪丸沒有下降到陰囊的位置,不易從外觀察覺,因此稱作隱睪症(undescended testis)。

那為什麼會得隱睪症呢?睪丸最初是在懷孕第5到6週時,由後腹腔的泌尿生殖脊內側生成。在胚胎期第三個月,才由後腹腔隨著睪丸繫帶逐漸下降至腹股溝;在胚胎期第七個月,穿過腹股溝;到了胎兒第八個月以後,才進入陰囊。如果沒能順利下降到陰囊,就是隱睪症。隱睪症的真正病因不明,有某些證據指出可能跟下視丘-腦下垂體-睪丸內分泌軸不正常有關;另外也可能因為睪丸本身結構上有某種缺陷,使得它不能接受到激素的刺激所造成;其他致病的假說還包括有睪丸繫帶及提睪肌的不正常、體壁的生長和睪丸繫帶生長的不平衡、副睪的發育障礙、以及性激素分泌的缺陷等。隱睪症於足月產嬰兒的發生率約在2%左右。其中有50%發生於右側,30%發生於左側,10%-20%同時於兩側發生。早產兒的發生率,約為足月產嬰兒的10倍。另外如果母親在懷孕前3個月有服用女性荷爾蒙製劑,男嬰罹患隱睪症的機會也較大些。

那如何診斷呢?通常隱睪的那一側陰囊較小,而且外觀較為平滑、較少皺摺。陰囊兩側應各有一顆睪丸,如果身體檢查時,沒有摸到睪丸,就可能是隱睪症。至於隱睪症病童的睪丸定位檢查,包括有超音波檢查、電腦斷層攝影檢查、核磁共振造影檢查,以及腹腔鏡檢查等等。
隱睪症有何影響呢?殊知睪丸的下降與生殖有密切的關係,陰囊內的溫度較腹腔內溫度低1℃。睪丸在陰囊內,較低溫的環境有利於精子的生成與活動。隱睪症的睪丸在一歲後,顯微鏡下即可發現不正常的變化;漸漸地發現製造精蟲的細胞減少;到了青春期,可能已沒有製造精蟲的能力,不孕是必然的結果。最重要的是發生睪丸癌的比率是正常睪丸的40倍。

隱睪症如何治療呢?目前小兒外科醫學會的共識為小朋友六個月之後若睪丸仍未降至陰囊位置,則應施行睪丸固定手術,將睪丸安置到陰囊。如果單側的睪丸已明顯萎縮、或年齡過大,則應施行手術切除睪丸。手術的目的不但可以治療身體方面的缺陷,包括隱睪與疝氣;同時也可以減少心理上的不平衡、減低睪丸扭轉的機會、提早檢測睪丸癌發生的可能、促進往後生育的能力。 

現在醫學科技日新月異,隱睪症已不算是甚麼難治之症。但是隱睪症的預後,和接受手術的時間極其相關。為人父母平時應多加注意寶寶的狀況,提高警覺性,增加對於隱睪症的認知與了解,有疑問時儘早請教專科醫師的幫忙與診斷,才能及時獲得適當的治療,就可以減少隱睪症所造成的影響。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22/12/05 點閱次數: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