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每月醫星

堅持臨床服務及創新研究之路,樂做臨床科學家-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郭俸志醫師

郭俸志
臨床科學家

「臨床科學家」這個名詞清楚地詮釋了郭俸志醫師目前的角色。所謂「臨床」是身為醫師每日接觸病人所做的臨床工作,至於「科學家」是郭醫師進入實驗室,投入基礎研究的身份。游走這兩種角色之間,為了將臨床遇到的問題,帶進實驗室去找答案,反之,再把實驗室的答案,帶回臨床給病人更妥善的照顧及解決病灶。
「過程是辛苦的,真要有創新的突破,至少需要五年以上。雖不是立竿見影的工作,但日積月累的研究,期待未來能有突破性的發現可用於臨床治療。」郭醫師說。

從臨床醫師到基礎醫學研究
說起當醫師的契機,可以源自於家庭教育中父母親的身教及言教,也源自於一次的偶然,高中假日時常常與父母親到南部山中生活,父親喜好動手收採當地竹子及竹筍製作野食,但有一次竹子突然斷裂造成父親額頭撕裂傷,當時的無助感,讓郭醫師暗地裡決定了醫師的志向。

國防醫學院畢業後,於三軍總醫院臨床實習過程,瞭解到臨床醫學仍有其極限,因此逐漸萌發進一步學習基礎研究的動機,也在許多前輩師長的帶領下初步接觸到研究領域,有幸在考取專科醫師後進一步取得國外進修博士學位的機會,於是在民國103年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深入學習人體體脂肪分佈的基因調控及脂肪細胞的基礎細胞生物學,並於民國107年順利取得醫學博士學位。

精準醫學,因應基因不同對症下藥
民國108年時因機緣巧合,郭俸志醫師與三總風濕免疫科主任陳相成醫師有幸獲得「牛津大學陳德人醫師臨床醫學獎學金」,再次回到牛津母校進修精準醫學短期課程,於是對於精準醫學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所謂精準醫學,大致上是透過人體多體學的分析,可以是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等,來精準研究找出重要基因或蛋白質,可能在某些疾病的發生或治療等反應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進一步可發展嶄新的臨床診斷或治療策略。簡單舉例來說,兩位病人得到一樣的疾病,但可能因病人本身基因的不同,對於同一種藥物的反應產生了不同。未來經由基因資料庫及臨床病歷的比對研究,並透過大數據分析,可望找出重要的決定基因,可用於臨床診斷治療的輔助評估,造福更多的病人。

肥胖是眾病之源,減重之外,維持脂肪良好功能更重要
肥胖時常見會增加腹部及內臟脂肪的過度堆積,於是形成脂肪肝、胰島素阻抗、全身性發炎,進一步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的發生,這些其實都是源於當脂肪細胞不正常肥大時就很容易產生局部的缺氧發炎等功能的異常,而不能將血中游離脂肪酸穩定的存於脂肪細胞內,甚至釋放出許多發炎物質到血中。目前已經知道人體大腿臀部的皮下脂肪組織相對於腹部及內臟脂肪組織而言,具有較穩定且良好的功能,因此郭醫師的研究想進一步探索,除了控制體重之外,如何能維持良好的脂肪細胞功能,在身體能量攝取過多時,能將多餘的血脂肪穩定儲存,在身體飢餓或能量不足時,能適當的釋放出游離脂肪酸,作為能量來源維持身體運作,因此脂肪不全然對身體是不好的。

「飲食是最大的關鍵點。」郭醫師說。曾有一個約四十歲的女病人從事夜市小吃的工作,飲食習慣卻遲遲未改,糖尿病病史已有五年以上,因高血糖危症酮酸中毒住院,同時又合併產生胰臟發炎、泌尿道感染、肺炎、敗血症等,在加護病房裡三次生死交關,所幸都十分幸運的救回,因此郭醫師語重心長的說,要穩定血糖控制及改善健康,還是要從飲食著手才是根本之道。

減重首重總熱量限制,生酮飲食重在減糖而非多油

「台灣的食物容易取得,但許多人並不了解自己常常吃的食物熱量及組成為何。建議民眾可以到超商看看食物標示的熱量及組成,長期下來就會對食物所含的熱量組成有一定的概念。」郭醫師說。
減重最重要的在於總熱量的限制,因此透過間歇性斷食的方法達到總熱量的控制,確實可以幫助減重,但太過長時間的斷食也要注意是否對自己合適,特別是對於糖尿病人者,在進行長時間斷食時要特別小心是否會增加低血糖或酮酸中毒的風險。至於如何健康減重,郭醫師就個人經驗提出四個重點。
1. 養成每天秤體重習慣,並自審慎調整飲食總量,至少要能穩定體重不增加。
2. 初略計算一天所需熱量,自己的體重(kg)乘上25大約等於身體一天需要的熱量(大卡),但若需要減重,則要進一步減少約300-500大卡的熱量攝取。
3. 避免消夜,建議讓身體每天有約12小時不攝取任何熱量食物,此時身體會使用較不穩定的內臟脂肪及腹部脂肪作為熱量來源,可以達到健康減重。
4. 養成穩定且長期的運動習慣。

同時,隨時注意身體的BMI值(體重(kg)除以身高(m)平方),若四十歲以上且BMI值超過24以上,就建議需每三年檢查一次是否有血脂或血糖的異常,可以到新陳代謝門診評估尋求專業的幫助。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22/05/05 點閱次數: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