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分院報導

為什麼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治療後常常會拉肚子呢? 困難梭狀桿菌的感染與預防


Clostridium difficile困難梭狀桿菌是革蘭氏陽性的厭氧桿菌,在環境中可能會以芽孢的形式存在。2%健康成人體內,以及50%兩歲以下孩童身上皆可能帶有困難梭狀桿菌而沒有任何病症。這是由於正常腸道中會存在主要益生菌抑制困難梭狀桿菌過量生長,因此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然而,當年紀增長,或住院病人長期以抗生素治療,正常腸道菌叢生態就可能被破壞,使得困難梭狀桿菌有機會大量生長,病人因此產生腹瀉,腹痛,或發燒等症狀,稱為“抗生素相關腹瀉”,更嚴重可能會造成大腸化膿的現象,稱為偽膜性腸炎,甚至可能造成腸穿孔甚至死亡。

不是所有的困難梭狀桿菌都產生毒素,所以健康人身上可能帶有此菌而不會有任何影響。而會造成腹瀉的困難梭狀桿菌產生至少三種可能的毒性因子,最重要的致病因子就是毒素A與毒素B。萬一住院且使用抗生素治療病人有腹瀉現象,可檢測病人糞便中是否有產生困難梭狀桿菌毒素存在以輔助了解是否感染此菌。
感染困難梭狀桿菌的隱性症狀類似流感,也類似於炎症性腸病相關結腸炎患者的症狀。控制困難梭狀桿菌感染的要素是謹慎使用抗生素。萬一病人有感染狀況必須使用抗生素時,完成療程治療後應馬上停掉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使得病人可以回復腸道內益生菌叢生態,避免困難梭狀桿菌過度生長。輕度的困難梭狀桿菌感染只要將治病的抗生素停藥,同時以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改善腹瀉可能產生的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現象後大部分就會痊癒。但由於病人免疫力較差,20-30% 病人腸道正常菌叢生態可能無法回復,無法有效抵抗菌體或毒素而再度復發。因此病人與家屬,院方醫護人員,必須共同落實勤洗手,徹底清潔環境,以減少接觸困難梭狀桿菌的可能,同時必須控制抗生素的使用以預防困難梭狀桿菌的院內感染。
落實勤洗手 Clostridiumdifficile

參考資料
1. https://bionews-tx.com/clostridium-difficile-need-know/
2. http://magazine.nursing.jhu.edu/2011/12/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what-nurses-need-to-know/#prettyPhoto/0/
3. 美國疾病管制局網站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18/02/05 點閱次數: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