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3期   2024 年 3 月號

疾病保健室

蜂螫處置


急診醫學部 何政軒醫師

臺灣於1985年發生「虎頭蜂殺人事件」,使得國人對於「虎頭蜂」聞之色變。國人在野外活動,蜂螫事件頻傳。然而蜂的種類繁多,以生態學分類而言,昆蟲綱>膜翅目>細腰亞目>有螫類,再分青蜂總科,蜜蜂總科與胡蜂總科[1]。(圖一)
中文常說蜂,英文則有bee 蜜蜂以及wasp胡蜂(虎頭蜂),本文為了避免讀者誤解,會以中英文並列。膜翅目產卵管會特化成針,因此只有雌蜂可以螫人,但是多數的蜂類不會螫人[1]。蜜蜂(Bee)針有明顯倒鉤,因此螫人後不易脫離,民種被螫後拍打患處會造成蜜蜂腹部毒液囊及螯針分離,蜜蜂因此死亡。因此民眾如果被蜜蜂螫,建議注意患處是否殘留毒針並移除,避免毒液囊收縮注入毒素;而胡蜂(wasp)的針無倒鉤,可重複螫人,多數不會毒針殘留,除了臺灣大虎頭蜂有約三分之一可能會脫離毒針[1]。

胡蜂(Wasp)在臺灣常見有八種, 戚氏胡蜂出現地區海拔高度較高,民眾於平地不易相遇。胡蜂中個性兇猛有攻擊人紀錄的蜂類為臺灣大虎頭蜂,黑腹胡蜂與黃腳胡蜂。臺灣平地常見胡蜂(Wasp)如表格陳述。(表一)
黑腹胡蜂(圖一) 整體腹部黑色,帶有小絨毛。 有巡邏的習性且生性凶猛,會主動攻擊;民眾被螫之後,患處會疼痛,麻以及發紅情形。
黃腳胡蜂(圖二),腹部有兩圈黃色圈紋,最明顯特徵為每隻腳蚹節呈現淡黃色至黃褐色。會巡邏以及主動攻擊,有成群出擊的可能性。被螫患處呈現痛,腫以及整片發紅情形。
臺灣大虎頭蜂(圖三)有發達的雙大顎,是臺灣體型最大的胡蜂,生性兇猛。本院曾收治被臺灣大虎頭蜂螫傷的病人。病人身上有多處螫包,血小板下降以及橫紋肌溶解症狀,經腎臟科鄭智仁醫師適當治療後出院。此案例由急診部白豐誠醫師以海報發表(標號:P005ID14)於2019 亞太醫用毒物學會(Asia Pacific Association of Medical Toxicology) 。

處理蜂螫,除了依靠病人的病史,發生地點、螫傷患處情形,甚至病人提供的蜂體,來確診蜂種類;另一個重點是螫傷的包數「螫包」,螫包數越多,合理推測病人接受的蜂毒越高,產生後續併發症的機會應該越高,如橫紋肌溶解,血小板下降以及凝血功能障礙。蜜蜂(bee)或胡蜂(wasp),其昆蟲毒素並非單一毒素,是多種成分的混合,被螫傷民眾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症狀。然而蜂螫處理和蛇傷不同處,在於蜂螫目前無抗毒血清治療。蜂螫以支持性療法為主,且蜂螫的臨床表現差異很大,從傷口疼痛、發紅、腫脹、甚至凝血功能障礙、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過敏性休克都可能發生。
民眾若在外遭遇蜂螫,冷靜為當務之急,迅速離開現場,前往醫院就醫。大多數患者都可以處置完離院,相關衛教包含續發性感染、延遲性反應(可能會在五天到兩週左右出現)如輕微發燒、虛弱不適、淋巴結腫大、多關節炎。
夏季將至,國人於野外旅遊之時,蛇咬與蜂螫傷害預防,不可不慎。

參考資料
陸聲山. 蜂情萬種­­——蜂類大不同,原來蜜蜂不是唯一: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 環境資訊中心; 2015. Available from: https://e-info.org.tw/node/110328
台灣大虎頭蜂20180901攝影何政軒醫師01 
台灣大虎頭蜂20180901攝影何政軒醫師02台灣大虎頭蜂20180901攝影何政軒醫師03台灣大虎頭蜂20180901攝影何政軒醫師02台灣大虎頭蜂20180901攝影何政軒醫師03黑腹胡蜂20200825病人被螫與右二腳趾攝影何政軒醫師01 黑腹胡蜂20200825病人被螫與右二腳趾攝影何政軒醫師02  
黑腹胡蜂20200825病人被螫與右二腳趾攝影何政軒醫師02蜂的分類黑腹胡蜂20200825病人被螫與右二腳趾攝影何政軒醫師02蜂的分類臺灣平地胡蜂虎頭蜂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21/06/04 點閱次數: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