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5期   2024 年 5 月號

每月醫星

肩負生命的喜與悲 守護婦癌患者為使命-- 婦產部林宜欣醫師

林宜欣02               內湖掛號(婦科)

選擇內外兼備的婦產科

選擇婦產科為一生職志,林宜欣醫師笑說這真是一路誤打誤撞,無心插柳卻又充滿祝福的選擇。

高中時期讀理工類組的林醫師,形容自己的個性一直是比較鬆散爛漫、習慣以推理學習知識,對於極需自律與高度記憶力的醫學有些卻步,當初的出發點是想陪家人一起參加軍事聯招,沒想到陰錯陽差之下,公親變事主一腳踏入了醫學領域。
在實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對開刀很有興趣,就算學生時只能站在第2或第3助手,只要在手術台上,就能進入完全忘我的狀態,而婦產科除了一般產科婦科的手術,也照顧婦科腫瘤化療、更年期、不孕症、產科孕婦治療,是少數能兼具內外科治療的臨床科系。除此之外,還能見證新生命誕生的奇蹟時刻,這在充滿老、病、死的醫院工作,非常難得,因此選擇婦產科服務。
完成專科醫師訓練後,為了完成先生以醫學研究為一生職志的夢想,一起申請出國留學,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完成博士學位,這對一個從小只想當個家庭主婦的台南囝仔,實在是不曾想過的奇幻旅程,充滿驚奇又充滿祝福,讓林醫師深信,上帝這樣的安排必然交付了不一樣的使命!
博士回國後在澎湖服務一年多,林醫師笑說很多人以為自己很年輕,其實自醫學院畢業已經14年後才正式回到當初訓練成長的母校內湖三總擔任主治醫師。 

從熱門到冷門再轉紅的婦產科
婦產科是門獨一無二,少數同時接觸到生產喜稅與死亡拔河的專科,早期相當熱門;但隨著生產糾紛愈來愈多,讓許多醫師望而卻步,被歸類為高風險專科的科別,也因此造成有20多年的斷層。但近年來「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在2016年6月30日正式上路,保障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不確定風險,加上晚婚高齡懷孕的趨勢,增加許多治療生殖不孕症的需求、少子化衍生出高端產檢及產後服務的需求等等,讓婦產科這幾年在畢業生的選科上再度火紅起來。
婦癌醫師「人才不濟」,期許自我堅守崗位
可惜的是,在婦科癌症的次專科領域,仍然有嚴重的斷層,婦科癌症的手術複雜困難、手術時間冗長、癌症復發的壓力、腫瘤抗藥性、照顧癌症化療病人身心的痛苦、不只要鼓勵病人、同時也要鼓勵陪伴家人的壓力…等等,在在都考驗著婦癌科醫師的心理素質、抗壓力與耐力! 但同時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也獲得了許多回饋,也會因為病人努力活著而被鼓勵感動到,正如林醫師從一位病人罹癌過程中看到了身為母親的靭性和耐心:
她是位年輕的腹膜癌病人,診斷時已經是第四期多處骨轉移,2個孩子最小的才10歲,對化療反應不佳疾病變差的情況下脊椎骨折無法離開輪椅,但病人總是樂觀以對,後來與神經外科討論之後接受脊椎微創手術,病人在術後不止站了起來、疼痛改善、開始出門旅遊、跟一家人去了術前想都不敢想,需要搭車5-6個小時的東部旅遊、甚至出國去玩......她帶給家人孩子的生命態度、努力活著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在治療無力感中看到病人又重拾笑容同時也給林醫師許多鼓勵!就算在婦癌治療上還是有藥物治療抗藥性的難題未解,林醫師覺得自己有責任和使命讓病人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改善生活品質的同時也增加繼續治療的意願。照顧婦癌病人也接生的林醫師,同時見證生命殞落與生命誕生,這樣的過程一步步讓林醫師的心理素質更加強壯!
「我的老師60多歲了還在開刀,維持一天兩次查房,30多年的堅持從不間斷,是我的role model與學習榜樣!」林醫師期許自己有同樣的耐心與毅力,婦癌專科的學習是條漫長與必須不斷努力的路。也希望有更多人投入婦癌專科的治療與研究行列,加速藥物研發與治療的腳步,改善病人生活品質提供更多治療希望。

卵巢癌無聲無息降臨,妳該注意
在婦科癌症當中,子宮頸癌可以透過子宮頸抹片早期診斷,45歲以前可施打子宮頸癌疫苗來預防;子宮內膜癌會有不正常出血的症狀;唯有卵巢癌與原發性腹膜癌,目前尚無有效的篩檢方式,也因為沒有明顯症狀,被診斷罹癌時常常已是晚期。現代人因晚婚不生與少子化,沒有生育的女性,因為卵巢一直處在排卵的過勞狀態,濾泡液中致癌因子的長期刺激,相對是卵巢癌的高風險族群,應提高警覺特別留意,若有腹脹、食慾變差、經期紊亂或不正常的出血,都應諮詢婦產科醫師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20/06/05 點閱次數: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