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分院報導

松山分院_認識C型肝炎


松山分院腸胃科主任 林容安醫師

疾病介紹
C 型肝炎是台灣地區肝病僅次於 B 型肝炎的第二號殺手,在成年人口中,約有4%是慢性 C 型肝炎患者。就 C 肝病毒感染的自然史而言,急性 C 肝病毒感染後有70%到80%的人會變成為慢性 C 肝病毒感染。這些慢性 C 肝病毒感染者中,有近兩成的人在20年後會產生肝硬化。在肝硬化的 C 肝患者中,每年有1-4%的機會產生肝細胞癌,4-5%的機會發生肝功能代償失調。
由於近年來新藥之研發有長足的進展,陸續有高治癒率的全口服抗病毒藥物上市。新型全口服抗病毒藥物只需服用2至3個月,治癒率可達90%以上,成效顯著。民眾可利用健保提供的成人健檢服務:「民國55年以後出生,且滿45歲的民眾終生一次的B、C肝炎篩檢服務」,或是在成人健檢中加入C肝病毒檢驗項目,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傳染方式
C型肝炎病毒主要經由血液透過皮膚或黏膜進入體內而傳染。因此與他人共用污染針具、注射器或接受污染之血液、血液製劑、使用滅菌不完全之器械均有可能感染,而與C型肝炎感染者發生性行為、共用沾血之個人器具(如刮鬍刀、牙刷、指甲剪、刮痧板)或經由母子垂直感染方式亦可能發生感染,母子垂直感染機率約6%,如果產婦為C型肝炎合併感染HIV,會增加其新生兒感染C型肝炎的風險。C型肝炎從發病的1週至數週前,直到整個急性期及慢性帶原期皆具傳染性。具有感染風險的族群,例如:
(一)過去或現在是靜脈注射藥癮者。
(二)接受未經篩檢anti-HCV的血液製劑或器官移植者。
(三)洗腎患者。
(四)醫療工作人員暴露於已知C型肝炎病毒感染之針扎者。
(五)HIV感染者。
(六)C型肝炎感染者所生的子女。
(七)C型肝炎感染者的性伴侶。

臨床症狀
一般人處於急性期感染時,約有20-30%患者會出現急性期的臨床症狀,症狀通常並不嚴重,常見的症狀有容易疲倦、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嚴重時會出現發燒或黃疸等較為嚴重的症狀,只有極少數的情況會引起猛爆性肝炎。多數的病人則會逐漸轉為帶原者,病人體內的C型肝炎病毒會持續攻擊病人肝臟,引起慢性肝炎。患者感染後若不積極治療控制,約20%的病人會由慢性肝炎發展成肝硬化,嚴重甚至會引起肝細胞癌。

治療方式
C型肝炎的治療過去以長效干擾素搭配雷巴威林(ribavirin)為主,雖有一定的治癒率,由於藥物副作用較為明顯且治療時間較長,部分患者無法完成療程。近年來已有C型肝炎口服型新藥問世,新藥治癒率可高達90%以上,C型肝炎新藥給付條件自2019年健保已大幅放寬,不再僅限於肝纖維化的族群,讓C型肝炎的病人都能接受適當的治療,減少C型肝炎對身體的危害。
1. 長效型干擾素:干擾素可降低C肝病毒感染肝細胞的能力,也能抑制C肝病毒在肝細胞複製,為了治療C型肝炎常搭配雷巴威林(ribavirin)進行治療,目前多使用長效型的劑型,每周施打一次。干擾素的缺點是有較為嚴重的副作用,會出現有如重感冒的症狀,常見的症狀有:發燒、頭痛、嚴重疲倦、食慾不振等症狀,甚至會掉髮、牙齦腫大、皮膚紅疹。因為副作用大,有部分患者會排斥使用。
2. 雷巴威林(ribavirin):是一種抑制C型肝炎病毒在肝細胞內進行複製的藥物,並調節免疫系統對C型肝炎病毒進行清除作用,目前會合併長效干擾素使用。雷巴威林主要的副作用是溶血性貧血。
3. 新型口服抗C型肝炎病毒藥物(簡稱為DAA):是新型藥物,同樣具有抑制C型肝炎病毒複製的效果,而達到清除C型肝炎病毒的目的。目前治癒率高達九成以上,並可將療程縮短為8-12週,同時幾乎不會發生副作用,目前中央健康保險署已訂定「全民健康保險加強慢性B型及C型肝 炎治療計畫」及「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健保給付執行計畫」,目標每年治療四萬名病人。

預防方法
目前C型肝炎無疫苗可預防,應採取的預防措施如下:
1. 使用拋棄式注射針具及針灸針具。
2. 穿耳洞、刺青工具等需充分消毒滅菌。
3. 避免不必要的輸血、針灸及刺青等行為。
4. 不與別人共用刮鬍刀、牙刷、針具、刮痧板、指甲剪。
5. 正確全程使用保險套,不從事無保護的性行為。
6. 醫療工作人員執行病人者之醫療處置,應採取預防及保護措施。
7. 有感染C型肝炎風險的人,建議接受衛教及篩檢,避免感染C型肝炎。
8. HIV感染者及洗腎患者,建議依「愛滋病檢驗與治療指引」 及「醫療機構血液透析感染管制措施指引」,每年定期監測anti-HCV血清學變化,以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並保護自己的健康及避免傳染他人。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20/05/06 點閱次數: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