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44期   2024 年 4 月號

疾病保健室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肺臟復健


復健部 沈祐平醫師/蔣尚霖醫師
A先生,50歲,從20歲開始有抽菸習慣,一天一包,持續了30年,這幾年常咳嗽有痰,喘不過氣,不時有喘鳴音,連爬樓梯到3樓的住家都很吃力,假日陪家人出門健走運動也越來越跟不上,就醫檢查後發現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目前使用吸入式的支氣管擴張劑治療,並聽從醫師建議戒菸,症狀減輕許多,但體力、耐力仍差,偶爾呼吸還是感到費力,想說不知道有沒有方法可以改善?

什麼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呼吸道長時間慢性發炎造成呼吸道阻塞,使氣體無法順暢的進出呼吸道的疾病,又可分為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病也容易造成肺部感染導致肺炎,嚴重者可能併發呼吸衰竭,據2018年統計,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是台灣十大死因的第7位,且每四位吸菸者就有一位會罹患此疾病。常見症狀有呼吸困難、慢性咳嗽有痰,也常伴隨體重下降、營養不良、肌少症等狀況,使得體力不濟,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臨床上會安排肺功能測試來診斷和分類疾病的嚴重程度,並依照臨床表現、嚴重度、急性發作風險等考量給予治療,基本常用的藥物為吸入式的支氣管擴張劑。另外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呼吸道暴露於刺激發炎的因子,最常見的就是菸害及空氣汙染,所以當務之急就是戒菸,外出也建議配戴口罩(新冠肺炎、流感疫情期間尤其需注意)。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復健
對於呼吸喘、肌肉無力、體力不佳造成生活功能和品質的影響,可以透過復健有效改善,大致可分為呼吸訓練及運動訓練。
呼吸訓練
1. 噘唇呼吸:由於慢性發炎造成呼吸道阻的破壞,呼氣時小氣道易遭胸腔內的正壓壓扁而塌陷,導致肺泡內的氣體無法呼出,造成氣體堆積無法順利和新鮮空氣交換。使用噘唇呼吸,可維持呼吸道內正壓,使氣體將小氣道撐開,以達氣體順利流通交換之目的。作法為:鼻子慢慢吸氣約2秒,再將嘴唇噘起(像是吹蠟燭的動作)慢慢用嘴巴呼氣約4~6秒。重點在於“慢慢呼氣”,呼氣時間是吸氣時間的兩倍,使肺部氣體能充分呼出。
2. 腹式呼吸:主要是訓練呼吸肌(尤其是橫膈)的力量,增加潮氣容積,使足夠的新鮮空氣得以流入,讓呼吸更有效率,這個動作與上述噘唇呼吸搭配一起訓練。用鼻子緩緩深吸氣,可以用手放在肚子上感受,正確的腹式呼吸能明顯感覺到吸氣時腹部膨脹突起,呼氣時腹部收縮,運用噘唇呼吸的要領“慢慢呼氣”。
3. 上下肢活動:在做呼吸訓練時可以再加入上肢或下肢的活動,提升訓練成效,原則為吸氣時將手或腳緩緩抬起,呼氣時再緩緩放下。
4. 擺位:放輕鬆,採取坐姿,身體微向前傾,有助於橫膈呼吸和肺部擴張。上肢在活動時要有適當的支撐,不要懸空,以免呼吸費力疲乏。
5. 呼吸道清潔:運用主動週期式呼吸搭配拍痰,幫助患者將痰液咳出。在「呼吸控制期」先採正常腹式呼吸數分鐘,接著「胸部擴張期」要深吸氣,緩緩呼氣,加上拍痰,最後「用力咳出期」用力哈氣咳嗽,將痰咳出。另外,姿勢引流也可以促進痰液的排除,原則是運用姿勢擺位將積痰的肺部區域擺在高處(例如若是下肺葉積痰,採俯臥,頭朝下,臀部抬高的姿勢),在擺位完成後協助拍痰,再維持該姿勢20分鐘左右,藉由重力將痰液引流至大呼吸道,以利咳出。要注意的是有胸部外傷、心肺狀況不穩定,顱內壓升高、出血等情形者不宜使用。

運動訓練
1. 有氧運動:常見的包括走路、跑步機、原地腳踏車等,強度可達中至高強度(需視個人身體狀況而定),大約Borg量表自覺費力指數12分,也就是感到很輕鬆到有點累的程度,一次20~60分鐘,如果無法一次達成,就分次累積至20分鐘以上,頻率建議一週3~5天以上。
2. 阻力訓練:可運用自身重量或器材訓練,強度單位使用“一次反覆最大重量(One-repetition Maximum, 1-RM)”,也就是“只能做一下的最大重量”,肌力訓練部分,初學者強度可設定在60~70% 1-RM,有經驗者可增加至80% 1-RM,3組,每組各10-15次反覆;肌耐力訓練部分,建議小於50% 1-RM,做1~2組,每組15-20次反覆,組間休息2~3分鐘。頻率建議一週2~3天,每次中間至少間隔一天,讓肌肉充分休息恢復。
3. 柔軟度運動:動靜態的伸展活動,伸展到有點緊的程度,每個伸展動作10~30秒,2~4次反覆,每週可以做2~3天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時最好有血氧監測,血氧飽和度≦88%時建議給予氧氣補充,在安全考量下,也建議運動時最好能有人在旁陪同。以上說明皆為原則,實際情形需依個人狀況調整。
若想更加了解自身情況,及在安全的環境下訓練,可至復健部門診諮詢,醫師會先安排運動測試,了解個人身體與體能狀況,依據測試結果量身設計理想的復健訓練課程,再依安排時間到治療室,在有心電圖監測、氧氣等設備的環境下,由專業物理治療師指導,安心有效的做訓練。

A先生後來至復健科門診,做了運動測試後,了解自己的心肺功能竟比同族群的人少了30%,主要原因還是肺部問題造成的,經過安排A先生接受了36次的心肺復健訓練,以及居家自主運動,三個月後,再追蹤運動測試,發現心肺耐力顯著提升。現在回家爬樓梯也都不喘了,出門健走可以走得更遠更輕鬆,也順便培養了運動習慣。在這一系列戒菸及生活模式調整後,配合藥物控制,整個人氣色精神體力變得更好,目前正在計畫新冠肺炎疫情解除過後要帶家人去哪裡旅遊了!

語音服務
發布日期:2020/04/06 點閱次數:1,244